追索流失文物尚待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發布時間:2009-02-26
作者:ccy
瀏覽:61
概要:
倘若不出現戲劇性變故,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強盜劫掠的鼠首、兔首銅像將于法國當地時間25日被搬上佳士得公司的拍賣臺。北京時間24日凌晨,法國巴黎大審法院就鼠首、兔首能否拍賣作出司法裁決,劉洋領銜的百名中國律師團試圖通過法律手段阻止這場拍賣的努力未能如愿。作為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發起人之一的李興鋒律師說:“訴訟被駁回可以說是情理之外、法律之中。
倘若不出現戲劇性變故,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強盜劫掠的鼠首、兔首銅像將于法國當地時間25日被搬上佳士得公司的拍賣臺。
北京時間24日凌晨,法國巴黎大審法院就鼠首、兔首能否拍賣作出司法裁決,劉洋領銜的百名中國律師團試圖通過法律手段阻止這場拍賣的努力未能如愿。
作為追索圓明園流失文
物律師團發起人之一的李興鋒律師說:“訴訟被駁回可以說是情理之外、法律之中。從感情上講,我們不希望停拍訴訟被駁回,但從法律上講,法院的裁定我們也只能接受。”
佳士得欲拍賣鼠首、兔首的消息公布于半年前,自那時起,150年前英法聯軍戳在中國人胸膛上的一道傷疤,在跨越了近兩個世紀后,再次挑開了中華民族對不堪回首的近代史之痛苦記憶。隨拍賣時間臨近,這道深深的傷疤再次滴血。
聞巴黎大審法院之裁決結果,國家文物局發表聲明:“強烈反對佳士得公司拍賣圓明園文物……”聲明重申:“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在戰爭中掠奪的大量中國文物,包括從圓明園掠奪并流失出境的眾多珍貴文物,應當歸還中國。”
與此同時,據昨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旗下的“國際在線”披露,阻止鼠首、兔首拍賣的外交努力仍在持續。
對于國家文物局的聲明,眾多網友發出了不痛不癢、不夠硬氣的嘆息,言辭激烈、情緒激昂的留言也不少。國家文物局真就那么不硬氣?
歷史如是記載,1971年10月,中國恢復聯大席位,而在此前一年,中國亦提前加**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文物保護和追索的“1970年公約”等相關國際條約,并聲明保留追索歷史上被劫掠、盜搶和非法出口文物的權力。國人,尤其是認定**立場軟弱的網友,不妨作如下思考:
“1970年公約”等相關法律文本的起草階段,中國在何處?中國仍處在積弱積貧時代,處于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之中,套用今天的流行詞,正處于“折騰”的歷史時期。也就是說,對被劫掠、盜搶文物的國際處置規則的制定,封閉的中國無力參與其中,沒有國際話語權,甚至連發聲的權力都不具備。而終于趕在恢復聯大席位前提前簽署參加“1970年公約”,在當時已實屬不易。坦率而言,這些游戲規則倘若當時不承認,今天回頭看,對中國流失文物之追索將更為不利,聯系到剛被巴黎法院駁回的官司,也許法院壓根就不會受理。
今天的中國已然不是昨天的中國——事至此,鑒于中國律師團已明確表達“若拍賣得逞將起訴買家”的立場,一個最好的結果是,因顧忌中國**的堅定立場,潛在的買家擔心鼠首、兔首變成燙手山芋而導致拍賣流產。而一個慣常的結局是,鼠首、兔首再度高價易手,拍賣方獲取暴利(流失海外的圓明園獸首1985年第一次拍賣,價格不過每具500美元。而現在兔首鼠首,估價竟已到了2億元人民幣),中國多方努力宣告階段性失敗。對此,國人自當表達憤怒,但不可表達失望,當冷靜而理智面對之。
回顧歷史,被西方列強劫掠、盜搶的文物在海外被一次次拍賣,中國經歷了無可奈何、漸次發聲、逐步表達立場到態度日益鮮明的過程。也許國人認為過程過于漫長,但早報評論員不能不說的是,拂去國際法體系、游戲規則之類的“桌面制度”,真正決定一個國家在海外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定性能量是國力!例子并不遙遠,沙俄年代,俄羅斯曾有大批國寶級文物被劫掠和盜搶至多個國家,二戰后,前蘇聯強大的國力外加當時特定的國際冷戰環境,相當數量的流失國寶經蘇聯一交涉,相關國家隨即送還。為什么?人們可以說這是外交努力,也可以認定國際游戲規則起了作用,但僅僅如此么?
今天的中國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成績并非白板一塊。以國力為依托,通過外交及現有國際文物保護合作機制,我們亦從美、英、丹麥等國追索回多批非法流失出境的文物。顯而易見,相對于非法流失的上百萬件文物,這些成績可以說微不足道。但這恰恰說明,我們的國力還不夠強盛,只有繼續致力于改革開放,繼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全面發展,才是我們追索更多流失文物最根本的前提條件。
如是,我們不能不做好鼠首、兔首拍賣得逞的思想準備,不能不咬緊牙關發展國力。在當下,讓我們熨平仍在滴血的歷史傷疤,把憤怒凝聚為戰勝經濟危機的力量!(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