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日前,美國和歐盟聯合向WTO提起訴訟,指控中國對鋁土礦、螢石、煤、錳、碳化硅、鋅等9種工業原材料實行限制出口措施,稱此舉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大家清楚,美國的石油資源很豐富,但其國內卻限制石油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美國的森林資源很豐富,但其明確規定大多數木材不準砍伐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也有類似的的作法。
日前,美國和歐盟聯合向WTO提起訴訟,指控中國對鋁土礦、螢石、煤、錳、碳化硅、鋅等9種工業原材料實行限制出口措施,稱此舉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大家清楚,美國的石油資源很豐富,但其國內卻限制石油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美國的森林資源很豐富,但其明確規定大多數木材不準砍伐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也有類似的的作法。
其實,根據加入世貿組織協議,我國有權對近百種原材料等產品實施出口限制。對于原材料出口,一直非議紛紛,陶瓷業更是微詞頗多,莫衷一是。我國幅員遼闊,礦產資源曾極其豐富。80年代的中小學課本中,對于祖國的介紹,少不了“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這樣的字眼。但進入新世紀以來,這樣的字眼在淡化,為什么?一則改革開放的發展勢必消耗一定的資源和能源,二則大量寶貴原材料的無限制開采和出口也是原因之一,其中不乏眾多不可再生資源。
眾所周知,原材料是發展陶瓷業最基礎的物質條件,有“原料是基礎,燒成是關鍵”的名諺。從而催生了許多陶瓷原料生產廠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把寶貴的資源當作商品**。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產國、準世界陶瓷生產制造中心,這得益于有充足的礦產資源、有豐富的原材料作基礎。但現在,礦產資源的日益枯竭和減少已經嚴重影響到陶瓷業的可持續發展。比如我國知名的陶瓷產區——廣東佛山、河北唐山,當地資源已消耗殆盡,不得不轉向周邊省份,采購半徑持續加大,生產成本持續高漲。重要的是,礦產資源在一點點減少,而出口原材料仍在無休止地賺取著不斷縮水的外幣。陶瓷業應防危杜漸,樹立危機意識,特別是一些國內外相當緊缺的礦產資源,如長石、黑粘土礦等,也應列入限制出口名單,甚至干脆禁止出口。
有專家指出,隨著陶瓷生產技術裝備、色釉料、配套條件的日益成熟,我國作為世界上生產能力最強的陶瓷生產國,自己加工產品出口的綜合效益,要比出口原礦好。即使出口經過加工的原材料,因產品實物質量不穩定,也影響到陶瓷原料的出口價格和效益。目前我國陶瓷產品大量出口到國際市場,對國外精細原料,如釉料、色料、坯料、各種輔助材料的進口需求也不斷增加。而我國陶瓷原料的加工和利用還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必須采取現代化精細加工,標準化、系列化的發展措施,把陶瓷原料的加工生產當作一種國際化的產品來看待,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盡量減少國外進口,擴大國內市場分額。減少原材料出口,對原材料生產制造企業更是大有收益。如果對陶瓷原料和礦產的出口加以控制,國內陶瓷業需求的增長,我國高品質陶瓷原材料的出口或將減少,價格會相應上升,效益自然會水漲船高。
另外,有關人士稱,礦產開采必須直接改變或破壞自然環境,鑒于相當一部分礦山企業對環境恢復工作認識不足,投入不夠,將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低價出口,無異于變相把環境出賣了。此類問題,應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陶瓷業,更是面臨這樣的指責。
國家開始對原材料實行限制出口,是一個可喜的久違信息,以原材料作為主要消耗對象的陶瓷業,應該警醒,更應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