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來商業風水追求與忌諱
發布時間:2009-11-28
作者:ccy
瀏覽:71
概要:
北宋初期開封的商業店鋪,沿街開設,形成多條熙熙攘攘的繁華商業街;其中最繁華的商業街沿河布置,在里城的東南部、南部以及西部,這與當時開封的河道碼頭的分布,有密切的關系,符合“依水而立”、“依水建街”的風水理論原則。 北宋中期最繁華的商業街,在開封宣德門東面的潘樓街、土市子、州橋東的大相國寺、東南角門及揚州門一帶。這幾處商業街的特色多為“背水面街”風水格局。
風水
商業
北宋初期開封的商業店鋪,沿街開設,形成多條熙熙攘攘的繁華商業街;其中最繁華的商業街沿河布置,在里城的東南部、南部以及西部,這與當時開封的河道碼頭的分布,有密切的關系,符合“依水而立”、“依水建街”的風水理論原則。
北宋中期最繁華的商業街,在開封宣德門東面的潘樓街、土市子、州橋東的大相國寺、東南角門及揚州門一帶。這幾處商業街的特色多為“背水面街”風水格局。
宋代孟元老撰寫的《東京夢華錄》中,描寫了當時東京汴梁的繁華景象,以及各階層人士的世俗民風。尤其書中對開封各種商業行當的細致描寫,對今天的經商者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宋代末年,畫家張擇端在長卷《清明上河圖》一畫中,對當時開封的繁華有直觀的視覺描述。此畫更具有歷史的研究價值。
宋時,開封曾流傳過,這么一句小曲:
“春夏秋冬汴河旁,
車行舟船運貨忙,
貨好笑臉迎買主,
背水面街生意旺,
店鋪地利人氣佳,
唯有東京大汴梁。
朱雀街東角門子,
張燈結彩多飯莊,
著案灌腸和餛飩,
冷淘行菜鐺頭香,
南食磁糕燒餅店,
鮮魚水菜生肉行。
游藝雜耍人擠滿,
遠處歌妓有絕唱,
字畫鋪內求名畫,
蘇繡杭扇美名揚,
中秋社酒喜登高,
唱諾酒令富家郎。
這首小曲充分地反映了,北宋時期開封的商業繁華。也印證了“依水而立”,“背水面街”,“人多財氣聚”等風水理論的正確性。
又如:江蘇的南通市,三國東吳時期只是一片荒地。唐代時此處為鹽場,開始有了居民點。另外,此處地理環境適宜種植糧食,故農業得以發展。公元951至960年,后周郭威稱王,在此建“通州城”。此地逐漸發展為城市。
明代,通州往揚州的運河開通,更促進了當地商業和流通行業的大發展;加上該地引進種棉花和棉織技術,從而形成了以糧食、棉花種植和鹽業開采及紡織品制造等四大支柱產業。
這時的南通,已經成為蘇北靠長江口的最大商埠和物資集散中心。
據史料記載:清代乾隆中期,南通地區的棉花,就已經大批量地銷往南京、江西,以及(山領)南地區。織造的棉紡織品,更遠銷東北三省及閩粵地區。
清末,南通城的東西大街以南,已經形成人口密集的居民區,且商鋪沿街分布,多為做小宗生意的商戶。
另外,南通城內還有幾條專業性較強的商業街,如:平政橋的魚市街;東門的日用小雜品街;北河稍的米市街;西門附近的果菜街和磚瓦木材街等。
由于西門靠近通往揚州的運河,故這里集中了大量的商船,且旅店、貨棧沿河密布。這里集中了從兩淮、山東、山西等北方來的客商;也集中了江南、浙、閩、粵來的商人,這些人做的都是大宗批發生意。而且,他們開設的“內局”(批發兼物流的大商鋪),生意都做得很旺。達到了“日進百銀”,甚至“日進千銀”的火爆局面。
清末民初,南通流傳著:“窮東門,富西門,叫化子往南門”之說。可見,南通人已經很深刻地理解了“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繁華的“富西門”地區,必然形成商家必爭之地;而“東門”和“南門”,則要回避了。
今天,從地理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靠近江河湖海、交通方便、資源豐富、農牧業高度發達、工業領域廣泛的地區,容易形成商業和經濟中心;而這些城市,人流密集的好地段,往往是店鋪集中的地方。
按照古代商家風水的原則,“區域好、地段旺,人氣足”的地方,就是店鋪選址的最基本和最首要的條件;而那些偏僻,且人流稀少的地段,則不能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