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最近,我反復琢磨研究私拋廠的問題。因為按一般的經濟規律和市場原則,作為具有貼牌屬性(比純粹的貼牌多了一道拋光工序)的私拋廠,其盈利支撐點應該是“貼牌”給產品帶來的增值,即產品比原有品牌的價格高了,價格高出的部分就是利潤;而私拋廠恰恰相反,“貼牌”之后,產品甚至以比原有品牌更便宜的價格銷售,那么它的利潤來自哪里。
最近,我反復琢磨研究私拋廠的問題。因為按一般的經濟規律和市場原則,作為具有貼牌屬性(比純粹的貼牌多了一道拋光工序)的私拋廠,其盈利支撐點應該是“貼牌”給產品帶來的增值,即產品比原有品牌的價格高了,價格高出的部分就是利潤;而私拋廠恰恰相反,“貼牌”之后,產品甚至以比原有品牌更便宜的價格銷售,那么它的利潤來自哪里?私拋廠的盈利模式是怎么建立的,它的存有著何種經濟理論基礎。對這些問題研究、探討有助于我們看清經濟事物的本質。
我以為,私拋廠只所以能建立起自己獨特的盈利模式,當然得益于瓷磚行業的特性:行業沒有出現特別強勢、達到了讓消費者記憶深刻的品牌,也沒有品牌建立起不同于其它品牌的消費體驗,品牌的相互替代性強;因此,在市場上品牌的拉動力遠遠低于價格的拉動力,消費者對品牌沒有特別的忠誠度,價格往往最大程度地左右著人們的購買決策,并快樂的消費。不像日化、汽車等行業,哪怕消費者由于經濟原因,暫時選擇了某款經濟型產品,但內心里仍然會對某個品牌有心結,經濟能力一旦達到必然購之。另外,磁磚行業的渠道資源還處于開放狀態,開發渠道、培訓渠道等都相對容易;產品又是批量化銷售,單筆交易額較大,只要控制好幾個市場的渠道資源,就足以支持一個私拋廠品牌的生存。這更是大多行業難以做到的。
除上述行業特性外,私拋廠盈利模式也符合傳統的經濟理論。其盈利核心既簡單又普通:一是分享了規模效益的蛋糕,二是切割生產經營組織提高了效率。
產能及產量的大小,決定了產品成本的高低,這幾乎是所有工業產品的共性。單機專業生產某一類別產品,比不斷更換產品類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這也是磁磚、牙膏等重多產品的制造特點。私拋廠即是較好地利用了規模效益的特點,通過大批量加工單一花色的產品,使產品成本大幅降低,然后再采取薄利多銷的方式快速出貨,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優勢。私拋廠的花色品種相對單一(這在前幾年尤為明顯,近兩年磚坯企業和私拋廠增多,生產資源進行市場整合后,私拋廠的花色也有所豐富),雖然規模不大,但論單品的銷售額往往又非常龐大。勢單力薄,沒有能力創造規模效益的私拋廠,卻通過獨有的經營模式巧妙地分享了規模效益的蛋糕。
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強,但其弱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管理難度大,很容易犯“大企業病”:管理架構龐雜,管理成本高企,內耗嚴重,執行力差等。私拋廠將本來龐大的生產經營組織進行了切割,抽取了正常磁磚企業生產服務鏈條中的產品拋光和銷售環節,使生產經營組織變小,有效提升了執行力,扁平化的組織管理架構,又減少了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小經濟組織方便了管理者對整個經營活動管理和監督,成本控制、利潤核算等都相對容易,操作也非常簡單,這也為其盈利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巨大支持。
上一篇: 湖南新世紀“藝術陶瓷生活化”傾倒糖酒會
下一篇: 10月12日石材網上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