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如果一致對外是為了“大功告成”后合榨國內市場,我們還不如選擇放虎進來。 我從來不關注姓名學之類的東西。
如果一致對外是為了“大功告成”后合榨國內市場,我們還不如選擇放虎進來。
我從來不關注姓名學之類的東西。有人說名字帶“仕”字的人與企業,大都是溫文爾雅、君子風度的,我置若罔聞,一直到后來愛仕達與格蘭仕整了點事出來,我才開始思辯這先說格蘭仕,去年5月26日,格蘭仕集團高層進京“**”,上書證監會,指責上市公司美的電器對其控股的小家電業務強行“指婚”,寧肯低價賣給大股東美的集團也不考慮愿出更高“彩禮”的格蘭仕。再說愛仕達,今年8月29日,曾一度在市場上兵戎相見的愛仕達、雙喜、順發等六家炊{TodayHot}具企業,緊急聚首北京,聯合對外發布了“反對法國SEB集團絕對控股蘇泊爾的緊急聲明”。對于前者,更多人痛心疾首:格蘭仕、美的兩家企業陷入冤冤相報的漩渦中,甚至互相揭起老底來;而對于后一起事件,則是另一種風格──昔日見面分外眼紅的幾家競爭對手現在竟然在愛仕達的帶動下站到了一起,一致聲討起法國SEB集團來。
哪一件風格更值得提倡?所謂“明眼人”一看,或許都會選擇后者,外資并購一旦引發了行業壟斷,那還了得?相比之下,格蘭仕與美的的相互揭底,顯得多少有些“不厚道”。真的是這樣嗎?非也。
愛仕達等六家企業抱成一團,一致對外,看起來氣勢逼人,但是,這種聯盟卻可能是無源之水。聽聽美國經濟學家奧爾森怎么說的吧──集體行動的實現其實非常不容易,因為通過協商解決如何分擔集體的成本{HotTag}十分不易,而且成員越多,搭便車的動機便越強烈,投機行為也越難發現。說白了,就是中國俗語“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從商業的行為藝術來看,“合作”可以解釋為“1+1>2”的一種市場圖騰,然而商業合作是從“契約”的角度起航的,靠的是制度的約束性與操作的可行性,而不是群情激昂。
而且,如果中國企業“抱成一團”、一致對外,是為了“大功告成”后合榨國內市場,我們還不如選擇放虎進來,因為SEB等企業并購蘇泊爾,未必真的那么可怕,相反可以刺激中國企業的陳年軟肋。
如此而來,我倒是開始欣賞格蘭仕與美的當初“互揭家底”的行為來了。事實上,格蘭仕與美的的“互揭老底”,讓家電行業違規關聯交易、虛假排名宣傳等行為駛入了公眾視野,如果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夠勇于相互揭短(在不涉及商業機密的前提下),包括家電、五金等在內的中國許多產業,短時間內可能處處充斥著“**味”,但正可謂“良藥苦口利于病”,痛則通,不痛則不通。整個行業要想獲得長期的發展,又怎能不以陣痛為代價呢?
上一篇: 制暖家電升溫 傳統淡旺季界限逐漸模糊
下一篇: 中國家電在巴西的市場潛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