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地處長江三角洲之一的上海,曾是中國著名的商標發祥地。冠生園、培羅蒙、永久、飛躍、雙鹿、上菱……等一個個響亮的品牌,鑄就了無數人的夢想。然而近年來,我們卻鮮少能在市場上看到上海企業的動作,聽到上海品牌的聲音。2009年9月9日—12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家具展在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作為以面向海外市場為主的家具展,展會吸引到全國各地家具企業的整裝出席。
現狀一:企業轉制 舊模式與新理念難融合
上世紀80年代,在全國注冊商標中,有近80%是上海品牌,最近幾年,上海的商標注冊量平均每年卻不足1萬件,已被廣東、浙江等省市甩在身后。是什么原因讓上海品牌在上世紀的輝煌沒能延續至今?家具展上,上海臣森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靳勇的一句話似乎可以說明原因:由于改制,以前國營企業因為體制的原因破產了。之后我們重新注冊了新品牌,所以在市場上,很多人不太了解我們。
確實,不少老上海家具品牌在過去都屬于國營單位,在當時全國工業化水平還不高的市場環境下,如果不依靠一定的扶持很難進行大規模生產,所以一般的企業很難做大。而部分上海家具企業正是因為這樣的優勢,所以相對容易做強做大。但當計劃經濟全面轉向市場經濟后,一些過慣了國營生活的上海家具企業,由于沒能及時調整戰略,遺憾地沒落了。
現狀二:戰略意識不強 導致家具品牌缺失
當然,也有一些家具企業在分離改制后開始主推自己的品牌,但因為在上海產業結構的轉換中,企業對品牌的戰略意識不強,或者定位不夠明確,因此這些新推出的品牌也未能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譬如,臣森木業在05年注冊了歐萊思特,開始主推自己的品牌,但據企業負責人介紹,時至今日,市場上許多人仍不太了解他們的這個品牌,自己的許多老客戶也都不叫他們歐萊思特,而叫東方廠。可見,上海家具企業在國企轉制的戰役中,走得并不順暢。
當然,在這中間,我們也確實看到了上海企業的努力。比如他們在產品開發上,從原來的純中式,變為具有現代家具裝修風格又結合古典元素的新式風格,又或者用歐洲的家具款式但又加入中國人欣賞的花卉圖形來做雕花等。但在當今這樣一個主打品牌戰的年代,老資格的上海家具企業要改變原有經營模式,讓自己從零開始打造適應當今市場的品牌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究竟需要多久,企業才能走過這段舊模式與新理念的融合期,目前尚難定奪。
現狀三:缺少魄力 想做大又不愿走出去
搜狐家居記者在同上海雅潔櫥柜總經理王魯的訪談中,曾就上海企業如何做大做強的問題,詢問了王總的意見。當時,王魯的回答有些無奈,“其實上海的市場和其他的一線城市還不同。尤其是上海的櫥柜品牌,可能他只想做好上海。因為他發源于上海,因此不太看重其他城市的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在上海投資成本很高,越是大的城市,市場越大,也就越難做,因為大家都感覺生意好,所以有品牌的,沒品牌的,有實力的,沒實力都在搶這個市場份額,包括家裝公司。”顯然,在王魯看來,投入成本相對較大是讓上海企業無法突破傳統保守觀念,不敢有太大跨越的主要原因。這一方面體現出上海企業比較地理智,警惕性比較高,但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上海企業缺乏闖出去的勁頭以及破釜沉舟的勇氣。
這一情況同樣被復制到了上海家具企業身上。本屆家具展上,記者在同惠群家具有限公司負責人進行交談時,了解到由于產品原因,該品牌目前主要定位是國內消費群體。但企業卻并未參加之前主要針對國內市場的廣州、深圳家具展。在被問及為什么產品面向內銷,卻不參加內銷型展會而參加外銷型展會時,企業負責人回答說,上海展會就在家門口,比較近。或許企業沒有選擇還有廣東三地的家具展還有其他方面原因,但對于這樣一個回答,我們仍不免感到遺憾。缺少魄力,想做大又不愿走出去,不知這些阻礙企業發展的致命硬傷何時才能被徹底剝除?
現狀四 偏重外銷路線 主要競爭力仍是價格戰
此外,相對上文提到的只做國內市場的家具企業,對于海外市場的偏愛同樣也是部分上海家具企業的一大特色。
本屆家具展上,上海科默家具負責人表示,企業最初的定位就是高檔的意大利簡約風格。所以其實不是跟國內企業競爭,而是跟外國的廠家競爭。但說到同國外企業競爭中的最大優勢,歸根結底還是在打價格戰。
對此,允典董事長方軒表示,中國的出口產業屬于廉價勞動力,所以與其放低身價做海外,他們寧愿放棄這塊市場。雖然方董事長這番話多少有些走極致,但也或多或少說明了目前國內家具企業在從事外貿上的一些問題。好在,去年年末的全球金融危機讓不少外貿受挫的家具企業開始想起要尋找國內發展的道路,而金融危機為這些外銷企業打開的內銷之門,同樣也遭遇國內家具企業的大多關注。
上一篇: 家居裝修藝術四個美妙境界
下一篇: 二手房裝修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