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聽到幾條消息,讓筆者頗有感慨。一是四川某縣組織考察團,專程到海螺集團考察參觀。結束前,客人們“熱忱歡迎海螺的領導到縣里去參觀考察”。二是6月11日,青海鹽湖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產4500噸水泥生產線項目工程設計在國內公開招標,擇優選定設計單位。而據說6月12日,甘肅又簽訂了一個年產60萬噸的水泥新項目。
一是四川某縣組織考察團,專程到海螺集團考察參觀。結束前,客人們“熱忱歡迎海螺的領導到縣里去參觀考察”。
二是6月11日,青海鹽湖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產4500噸水泥生產線項目工程設計在國內公開招標,擇優選定設計單位。而據說6月12日,甘肅又簽訂了一個年產60萬噸的水泥新項目。
三是南方一個大型企業負責人在最近的一次行業會議上透露,浙江現在仍然在建設新的水泥生產線,而且“**還在批”。
四是四川另外的一個縣,強烈要求在當地投資水泥項目的企業,盡快上第二條生產線,弄的這個企業的領導非常為難。
這幾條消息表露的是同一個信息:中國的水泥項目建設仍然方興未艾,而地方**引進水泥生產項目的積極性依然高漲。
先說第一條消息。這個由縣委副書記帶隊的四川某縣考察團,不僅認真考察了海螺萬噸水泥生產線的中控室、余熱發電汽輪機房和生產現場,了解了海螺的生產規模、工藝流程、設備配置等情況,甚至還與主人“就余熱發電的工藝流程、各類指標控制參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筆者不敢斷定,這個考察團中有多少人懂得水泥,但專程去全國著名水泥企業考察,而且了解的如此詳細,連“水泥生產過程中各類原材料的配比摻入量”都問到了,相信不是無的放矢。而“熱忱歡迎海螺的領導到縣里去參觀考察”,也一定不是一句空話,應該是真誠的邀請與殷切的期盼。
一個地處偏僻的小縣,出于對經濟發展的渴求,希望像海螺這樣的大企業去考察,最終當然還是希望海螺去投資,本來完全可以理解。但不能忘記這是四川,一個正在受到行業內外高度關注,被認為是水泥投資過度,過剩危機嚴重的區域,還能夠再上水泥項目嗎?
第二條消息證實了青海又一條日產4500噸的大線獲得批準,開始進入實施階段。而據筆者了解,青海現有產能近500萬噸,年水泥需求約550萬噸。當前已有6條新型干法生產線開工在建,設計產能近600萬噸。加上這條4500線,即便把尚存的近300萬噸落后產能全部淘汰,僅新型干法水泥產能,仍在800萬噸以上。何況青海歷來是甘肅水泥的主要銷售區域之一,高達幾百萬噸的過剩產能,當地如何消化?**在批準這條線時,不知可曾考慮過這個因素。
第三條消息則讓人有些匪夷所思:浙江水泥年需求量不過1億噸,擁有的水泥產能卻超過1.6億噸,6000萬噸產能過剩,讓浙江的水泥每噸只賣到200來塊錢,水泥企業不得不一再聯合“限產保價”甚至“停產保價”。產能嚴重過剩造成整個行業萎靡不振,“浙江現象”經常被作為水泥過度投資的反面教材。這樣的地方,居然仍然在建設新線,而且**居然還在審批,讓人實在搞不懂。
第四個消息更有意思。一方面是四川水泥產能已經明顯過剩,價格直線下跌,業界為今后可能發生的惡性競爭深感焦慮。另一方面當地**卻十分渴望投資者再上一條水泥生產線,為地方經濟再增總量。在巨大的投資風險與當地**的強烈要求面前,這個企業家怎么會不“非常為難”。
此類消息還有很多,稍稍留意一下相關媒體,可以發現全國各地水泥項目的建設仍然層出不窮,遍地開花,新項目的審批、開工比比皆是。特別是地方**公開發布的水泥項目招商信息,仍然不斷涌現。地理環境、交通條件、礦山資源、政策優惠,方方面面都有頗多令人心動之處。
一方面是行業高調呼吁嚴控產能,而國家相關部門也在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另一方面卻是地方**持續高漲的招商引資熱情,二者反差之大,成為一種頗為奇特的怪像。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反差強烈的投資觀呢?說白了,行業與中央**考慮的是整個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地方**想的卻是眼前利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動輒投資幾億、十幾億,落戶地方,不僅招商引資成果輝煌,投產后的利稅亦相當可觀。還有諸如拉動GDP增長、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甚或拉動地方消費等等好處。
經濟上去了,政績有了,作為地方**官員,對上水泥項目想不沖動都難!
一個大型水泥企業的負責人描述說,一些地方**審批水泥項目,一共就那么一座礦山,山前批一條線,山后批一條線,山左批一條線,山右也批一條線,讓四個水泥企業去搶這個礦山。照這么批下去,全國的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很容易就會搞到十幾二十億噸,想起來就讓人害怕。
這話可能有點夸張,即便有這樣的事情,想來也是個別。但地方**審批水泥項目泛濫成災的亂像,卻是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普遍的存在。
由于出發點與投資觀的不同,一般來講,地方**是不會去關心水泥產能是否過剩的,行業形勢與他們也沒有多大關系。這就形成了一種奇特現象:招商引資是**行為,可以使盡全身解數把投資者拉進來;水泥的生產銷售卻是市場經濟,水泥賣不賣的出去、企業有沒有利潤跟**沒有直接關系,所有的經營責任都由企業承擔。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對于水泥市場的激烈競爭不僅采取“坐山觀虎斗”的態度,而且認為水泥價格低了,對地方經濟反而有好處,建設成本降低,**何不樂見呢?
對一些地方**在水泥項目上盲目招商的做法,一些業內人士斥之為“很惡劣的行為”,認為會對水泥行業造成很深的傷害。
記得2007年7月,浙江水泥企業以《關于要求加強水泥總量控制,停止新生產線建設》為題,集體上書省**,要求對水泥項目進行嚴控。當時浙江的新型干法水泥發展迅猛,已經出現明顯的過剩態勢。但對于企業的集體要求,浙江省相關部門的回應卻是“對于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不宜干預”。至于是否過剩,**給出的答復則是“浙江省現有的生產線大多數都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對此很難進行調控”。
于是浙江的水泥產業態勢繼續惡化,產能過剩愈加突出。直接導致了2008年9月,98家浙江水泥企業再次集體上書,聯合**海螺水泥在浙江擴充產能事件發生,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
據此我們是否可以認為,浙江水泥之所以走到今天,成為行業的反面典型,**也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呢?經濟發達、觀念先進的浙江尚且如此,經濟相對落后一些的地方**,對待水泥投資項目上的高度積極與熱情就不難理解了。
中國的水泥投資過熱現象出現,除了資本的逐利本能之外,與國家政策導向也有密切關系。中國是一個水泥生產大國,但長期以來卻不是水泥強國。具體表現在產能分散、集中度低下、落后產能數量巨大幾個方面。因此,國家把新型干法水泥作為產業戰略發展的重點,是完全必要和具有深遠意義的。
上一篇: 08月14日木板網上報價
下一篇: 08月14日防腐木網上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