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場將提高準入門檻 家裝公司面臨雙重夾擊困局
發布時間:2007-12-21
作者:ccy
瀏覽:38
概要:
如果說被本報最先報道“老板失蹤”之時的東方逸品裝飾公司尚游走在生死邊緣、企圖東山再起,那么上周五居然之家公開發布“東方逸品裝飾公司已經瀕臨破產,居然之家啟動先行賠付服務”之后,東方逸品裝飾公司將沒有重生的可能。
如果說被本報最先報道“老板失蹤”之時的東方逸品裝飾公司尚游走在生死邊緣、企圖東山再起,那么上周五居然之家公開發布“東方逸品裝飾公司已經瀕臨破產,居然之家啟動先行賠付服務”之后,東方逸品裝飾公司將沒有重生的可能。一起“家裝事故”在家居賣場先行賠付的高端服務中被淡化,消費者的損失被降至最低,另一道準入門檻必然被樹起,家居賣場對進場家裝公司的考核將從嚴,加之“裝修游擊隊”對家裝市場的瓜分,家裝公司勢必要面臨“內外夾擊”的考驗,“強者愈強,弱者出局”的現象將隨時上演。
居然之家重施先行賠付
12月10日,記者獲悉“東方逸品裝飾公司老板已卷款逃離”。調查后發現,東方逸品確實存在“內亂”,導致北京4家店面已經全部關張,而遺留的裝修工程處于無人負責狀態。14日,居然之家對外宣布按先行賠付條例對消費者負責:在東方逸品居然之家店簽單的業主由居然之家負責未完成的裝修工程;對未履行完畢的代購主材款,由居然之家返還;對已完工但仍在保修期內的工程承擔保修責任。據了解,此次先行賠付,涉及31戶業主、合同金額涉及103.16萬元,其中裝修款91.1萬元、代購主材款12.06萬元。
此前,東方逸品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還曾表示,絕對不會退出居然之家,也絕對不會將業主裝修工程放置不管。但居然方面隨即表示,已經結束與東方逸品的合作,并以先行賠付方式對東方逸品遺留工程進行處理。用居然之家總裁汪林朋的話說,居然之家的聲譽絕對不能因此受到任何影響。記者觀察發現,雖然蒙受東方逸品的欺騙,但得到了居然之家先行賠付服務,消費者終能如釋重負。
其實,早在2001年居然之家設立先行賠付保證金后的兩個月,就曾出現福樂暖氣漏水事件,致使上千名使用者蒙受近2000萬元的損失。作為銷售福樂暖氣的13家賣場之一的居然之家,首先動用了150萬元先行賠付保證金,對在居然之家購買暖氣的消費者進行經濟補償。可以說,福樂暖氣事件最先樹立起居然之家先行賠付服務形象,北京市消協秘書長張明表示。
家裝公司面臨兩重擠壓
家裝業幾年來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近幾年,種種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汪林朋表示,類似東方逸品事件在近兩年里還可能在大范圍內爆發,對于有先行賠付承諾的家居賣場必須盡力識別有實力的品牌。因此,今后在選擇家裝公司進場時,居然之家會嚴格考核公司的資歷、信譽和實力。
另外,在對家裝公司管理方面,賣場正在研究有效的方案規范家裝公司經營,主要致力于杜絕家裝公司代購主材現象。與萬家燈火直接將裝飾公司驅逐出去相比,居然之家態度緩和很多,采取自營家裝與場內家裝并存的經營模式。這種為**代購主材而自營家裝的賣場對家裝公司來說是非常大的勁敵。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居然之家為逃逸家裝公司先行賠付的實施,很可能有更多消費者愿意選擇居然之家設計中心而不再選擇場內家裝公司。
與家居賣場對家裝公司進場考核標準提升及家居賣場自營家裝對家裝公司代購主材進行**的威脅相比,還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威脅來自“裝修游擊隊”。裝修游擊隊由于價格便宜、工序簡單受到很大一部分中低消費水平人群的歡迎。因此,家裝公司必須提升內力,使品牌家裝真正形成規模,打破裝修游擊隊大量生存的不合理局面。
受到賣場自營家裝和馬路游擊隊雙重擠壓的家裝公司在新的一年里日子會很不好過。用汪林朋的話說,“今天出了一個東方逸品,明天保不準還會出現西方逸品、南方逸品,一批家裝公司會支撐不下去面臨困境”。
準入門檻加速行業洗牌
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市場分會秘書長劉晨認為,家裝行業已經進入大魚吃小魚的發展階段,很多中小企業極可能被吞并或倒閉,“幾年之后的家裝市場必然是品牌裝飾公司盛行的天下”。
除家居賣場作為家裝公司主營渠道對家裝公司準入門檻大幅提升外,作為約束行業整體規范的市場協會對家裝公司進入協會也有較高門檻。劉晨表示,能夠進入協會整體約束的公司必須具備先進性、示范性、引導性,也就是影響力和實力都位居前列。對于那些以兜售材料、壓縮施工取得回報的家裝公司,離進入協會組織、得到協會合理庇護的目標還很遠。
目前,誠信建設是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首要任務,北京市消協秘書長張明認為。作為主抓誠信建設的市消協,對企業售后服務尤為看重,“實力和品牌影響力都很強的企業,才能取得在市消協設立售后質量保證的通行證”。有了消協對企業售后服務的干預,消費者才能真正相信企業的信譽和實力。張明表示,“目前,我們只與品牌裝飾公司談判,對于那些不具備參與條件的公司,消協不會對他們提供任何誠信擔保”。
面對如此苛刻的各類準入標準,企業如果不把品牌建設放置首位,很可能被各類準入門檻拒之門外。有業內人士表示,那些還游離在靠手工、材料賺取利潤的中小企業定然不會在營銷上有所創新。市場在淘汰中小公司的同時也將淘汰那些不具備營銷創新的企業,惟有將實力與品牌影響力通過各種途徑讓消費者感知,企業才會越做越強,否則只能敗走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