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改變“賣地財政”了
發布時間:2009-03-09
作者:ccy
瀏覽:59
概要:
根據去年全國9城市“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費用”的調查顯示,在總費用支出中,流向**的部分(即土地成本+總稅收)所占比例.42%。其中,三個一線城市中,上海的開發項目流向**的份額最高,達64.5%;北京為48.28%;廣州為46.94%。
房地產
財政
日前,全國工商聯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了一份大會發言稿,題目為《我國房價為何居高不下》。發言稿說,根據去年全國9城市“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費用”的調查顯示,在總費用支出中,流向**的部分(即土地成本+總稅收)所占比例.42%。其中,三個一線城市中,上海的開發項目流向**的份額最高,達64.5%;北京為48.28%;廣州為46.94%。
所謂“流向**的部分”,就是**從每個房地產項目中得到的收入,這個概念可以等價代換為花錢買房的人所支付的款項中,上述比例的錢直接進入了地方**的財政收入,剩余的部分才是建筑成本以及房地產商的利潤。
從2005年起,房地產市場一直處于上升的勢頭,房價之高昂,已經成為了諸多渴望有一個家的居民心中之痛。從去年開始,調控房地產的呼聲就一直不絕于耳,中央**也多次出臺各種政策,企圖抑制房地產的熱度,從宏觀層面調整房價。這種過快飆升的房地產價格,不是被歸罪于炒房團,就是房地產商的漫天要價。
但是,真正了解此行業的人士其實都知道,由于整體經濟增量增速顯著,導致一輪輪的地產投資過熱并非是住房價比天高的原因,而是地方**借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對城市土地進行了一系列操作造成的。比如人為造成土地的放量不足,從而拉升土地價格等措施,直接導致土地成本所占比重在房地產總成本的比例飆升。這也被形象地稱為“土地財政”。
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加上外部經濟環境的刺激,本來應該是正常的土地增值,變成了“賣地游戲”。從“土地財政”到“賣地游戲”,使得地產價格繼續推高,進一步刺激了這個市場的投機行為。地方**從中得到的好處是GDP大幅增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于是,從“賣地游戲”進一步變成了“賣地財政”,用地產增繼續拉高GDP的總值。這本來就是早晚會爆發的**,但如果經濟繼續高速增長,爆發似乎還能推遲。金融風暴的到來,提前引發了這枚**。
長久以來,房地產商因為伴隨著這種“賣地財政”的實行而成長。風暴來襲之時,房地產商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處于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上。所以,具有房地產商聯合會背景的這個發言稿,從成本的角度開始澄清其售價高昂的房子之價格構成。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地方**“賣地財政”的一種撇清。
就此時而言,公開站出來澄清地產高價的成本組成確實是有意義的,但這個意義并非在公眾面前澄清自己在推高房地產價格方面的作用,而是讓公眾知道,這個價格到底是誰推上去的。更重要的是,房地產市場如果還需要維持,并且平安度過這次金融風暴所帶來的影響,只是進行這種澄清是不夠的。利用“賣地財政”提供增長數據的地方**與捆綁于其上、并且得利不菲的開發商,都應該反思其做法。并且借此公布數據之機,也借助這次金融風暴帶來的影響,使得房地產市場重歸理性。
當然,地方**在其中更應該反省自己的財政策略,使得這種“賣地財政”不再成為其構思經濟大局時的首選、甚至是惟一選項。□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