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得北美者得天下”,這是多年來日韓消費電子企業達成的共識。據統計,看重北美市場強大的消費能力,三星、索尼、夏普等品牌每年有近1/4-1/3的電視銷售在這里完成。不過,這種過分倚重北美市場也給這些廠商造成了弊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波及實體經濟,日韓品牌不得不頻頻作出戰略調整,以求平安渡過此次危機。
“得北美者得天下”,這是多年來日韓消費電子企業達成的共識。據統計,看重北美市場強大的消費能力,三星 、索尼 、夏普 等品牌每年有近1/4-1/3的電視銷售在這里完成。不過,這種過分倚重北美市場也給這些廠商造成了弊端,隨著國際金融危機 波及實體經濟,日韓品牌不得不頻頻作出戰略調整,以求平安渡過此次危機。而一直在北美市場失意的中國企業,則在此次危機中更看重了“機會”,獲悉,包括海爾、TCL、海信、長虹、創維等大批國內消費電子廠商正抓住機遇,一步一步將觸角伸至低迷籠罩下的北美市場。
北美仍是最大電視市場
以液晶電視為代表的平板電視快速普及的浪潮,給東西歐、亞太等地區注入了新的活力,讓這些地區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不過即便如此,這些地區在近兩年內,也很難撼動北美市場全球“老大哥”的地位。
根據我國臺灣工研院IEKITIS(產業技術信息服務推廣計劃)統計,雖然至2011年間,包括中國大陸、亞太、中東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地,液晶電視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分別有45.7%、57.4%、48.5%、67.9%等,增長率遠高于北美的21.7%、西歐的27.8%、日本的11.5%等發達地區的增長率。但在2011年以前,北美地區仍是全球液晶電視最大的銷售市場。據統計,目前北美地區液晶電視的銷售量超過3500萬臺。
近日,研究機構iSuppli針對平板電視市場發表報告稱,至少到2010年,歐洲才會超越北美成為平板電視的第一消費市場。iSuppli分析師表示,平板電視在歐洲市場銷售量增長,其主要市場驅動力是平板電視日益增加的實用性、極具吸引力的外形以及不斷下降的價格。此外,多家OEM/ODM(代工)廠商正在東歐設立平板電視制造廠,這種生產向終端市場靠近,將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節省運輸時間并改進庫存管理。
“不過從目前統計數據來看,北美仍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消費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經理謝勤益表示。
“北美市場有超過3000萬臺平板電視的市場規模,相當于全球的1/4-1/3。”創維海外發展有限公司總裁匡宇斌表示,從這個角度分析,北美市場是全球最大的電視消費市場。
日韓品牌調整產品結構
北美在全球電視市場中處于顯赫地位,使得全球消費電子廠商投入“重兵”,日韓廠商借助平板電視產業鏈優勢在數年前先拔頭籌,穩穩掌控主動權。久而久之,北美市場成為日韓品牌的中樞,而誰在北美市場占據優勢地位,更成為各研究機構推斷其全年表現的重要依據。
北美市場的做法也帶來了弊端。北美作為率先爆發金融危機的地區之一,初期在次貸層面發生的信用危機已波及實體經濟,導致消費疲軟。
消費電子產業同樣被卷入其中,作為最為重要的分支,彩電市場更起到縮影之效。自去年國際金融危機 爆發以來,三星 、索尼 、夏普 等日韓彩電企業在圣誕節和元旦前后,數次調整其電視產品戰略,以求刺激直線下滑的消費欲望。
在上月底,日韓品牌新一輪的產品戰略調整出臺。韓國三星表示,將以第三代LED(發光二極管)技術打造新產品線,生產高階、超薄、省能的電視機,用以鞏固三星在北美液晶電視市場的領導地位。
LG擴張其北美版圖的方式則是強化其銷售通路。LG北美的執行長MichaelAhn表示,LG計劃在今年使其北美版圖擴大10%,策略是繼續主打其32英寸和42英寸電視機,以維持其溢價策略。
索尼美國子公司索尼電子的總裁葛拉斯高指出,美國液晶電視機銷售增長持續減緩,為刺激北美市場消費需求,索尼擬在今年夏季前推出26英寸至52英寸新機。據了解,索尼的新產品線VE-5,較該公司其他液晶電視機節能逾四成。
開辟北美市場困難重重
船大掉頭難,日韓品牌要想從國際金融危機籠罩下的北美市場全身而退,已不太現實。更何況對日韓廠商來說,北美市場已成為牽一發而動全局的樞紐,一旦該市場出現變故,日韓廠商在全球市場的戰略部署都將受到影響。
三星全年銷售液晶電視接近2000萬臺,其中有近1/4在北美市場完成銷售,索尼、夏普也各有超過1/3在北美地區完成銷售。因此,對這些企業來說,只能不斷調整積極的戰略應對危機。
匡宇斌說:“北美市場情況比較特殊,受寵產品大致有兩類:一是沒有品牌的產品,就是單純以價格低取勝的產品,不過由于去年液晶電視面板價格暴跌,原來主要憑借價格取勝的企業變得無利可圖,都收縮了戰線,這類企業以臺資為主;二是品牌廠商,如三星、索尼、夏普等,不過由于上游的降價,品牌廠商的日子也不好過,面臨費用高、利潤少的尷尬,此次集體調整在北美市場的戰略,也屬無奈。”
DisplaySearch副總裁HisakazuTorii告訴記者,在北美市場,三星、索尼、夏普、VIZIO(瑞軒)、LG電子這五家電視廠商的市場份額接近60%,品牌集中度很高,該市場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高,其他國際的企業要通過打品牌的方式進入北美市場難度很大。
當然,最大的難度來自交易層面,以美國為例,交易條件對供應商來說有點苛刻,主要體現為三點:一是供應商承擔賬期風險,很多產品賣完后很長時間才能回款;二是要遵循北美地區的市場報價,價差損失由供應商負責;三是接受無條件退貨。
三個條件的中國企業還很少,國內企業在資金、運營方面的抗風險能力,明顯弱三星 、索尼 等企業一籌。拿在北美市場開拓相對較好的TCL來說,優勢也是在外資企業不再投入的CRT(顯像管)電視領域,對于在液晶市場和日韓品牌同臺競技,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北美市場或是中國企業的機會
“北美市場進入檻高對中國企業來說也是有利有弊。”匡宇斌說國際金融危機 爆發以來,倚重這塊市場的日韓品牌不得不調整自身戰略以尋求商機。而中國企業原本份額就少,所以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
不過,一向“難啃”的北美市場,此次發生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彩電企業乃至消費電子企業或許是一個機會,國際金融危機迫使日韓廠商采取減產、收縮銀根渡難關的政策,而海爾、長虹等一批中國企業則逆勢而行,加大了對北美市場的品牌宣傳投入。
海爾海外市場部經理劉強表示,今年在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海爾展廳面積約446平方米,幾乎是去年的兩倍,海爾逆勢而上主要是希望通過參加消費電子展,進一步提升海爾的品牌形象,擴大在北美市場的銷售。
長虹和海爾一樣,今年展臺比去年增加了約50%。長虹海外發展部部長王悅純表示:“北美市場是長虹重要的戰略市場,長虹一直重視北美市場的拓展。由于長虹在北美市場的拓展尚屬于起步階段,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大。作為國內企業,更應注意發揮自身的優勢,多在產品上做文章,多在品牌上做文章,以獨具特色的產品贏得市場份額。”
對北美市場看好的同樣還有華為,華為終端品牌部副部長盧瑛表示,華為今年首次參展CES,盡管展位不大,但這體現了華為對北美市場的重視。
“在北美市場,中國企業應該做OEM或推廣性價比高的產品,滿足中低端消費群體的需求,而不是去和日韓廠商去抗衡品牌。”匡宇斌建議道。
上一篇: LED景觀照明需要因’景’制宜美化環境
下一篇: 吸塵器的使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