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耳,是陶瓷器物的組成部分,也叫器耳。在陶器產生不久它就出現了,已經歷了7000年以上的發展史,留下了眾多的歷史信息。了解和認識器耳是文物工作者、拍賣工作者、收藏爰好者的基本常識。這對于認識器物、正確為陶瓷器命名、掌握瓷器發展的時代特點以及陶瓷器的鑒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瓶、壺、罐、陸等陶瓷器附屬物的耳,多附于器物的頸、肩部。
耳, 是陶瓷器物的組成部分,也叫器耳。在陶器產生不久它就出現了,已經歷了7000年以上的發展史,留下了眾多的歷史信息。了解和認識器耳是文物工作者、拍賣工作者、收藏爰好者的基本常識。這對于認識器物、正確為陶瓷器命名、掌握瓷器發展的時代特點以及陶瓷器的鑒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瓶、壺、罐、陸等陶瓷器附屬物的耳,多附于器物的頸、肩部。有的學者將附于肩、腹的也稱之為耳,并將附于頸部的耳稱頸耳,附于肩部的耳稱肩耳,附于腹部的耳稱腹耳。耳一般呈對稱分布,式樣豐富多彩。據不完全統計,陶瓷器耳的式樣至少有50種以上。大致可分為象形耳、態勢耳和特殊耳三類。
象形耳是以耳的形象命名的耳,又分為動形耳、植物形耳和其他形象耳。動物耳又稱鳥獸耳或犧耳。犧,古代祭祀用的純色牲畜。《辭源》《犧尊》條引《南史·劉沼傳》附劉杳:"嘗與(沈)坐語及
清乾隆青花纏枝
蓮紋牛頭尊(螭)
宗廟犧尊,……杳曰:’古者樽彝刻木為鳥獸,鑿項及背以出內酒。’"可知犧尊為鳥獸尊。同理,犧耳為鳥獸耳。獸耳有龍耳、螭耳、夔耳、虎耳、鹿耳、犬耳、兔耳、羊耳、牛耳、獅耳、象耳、鋪首耳、鼠耳、蝙蝠耳等。鳥形耳和鳳耳、海燕耳、鳩耳、鸚鵡耳等。這一類里也包括魚耳、摩羯耳、面形耳。龍耳,龍一般蟠伏于器肩和頸部兩側,有的龍頭作回望狀,有的龍頭向外、有的龍頭向內;多流行于隋唐時期,以雙龍耳瓶最為典型。元、明、清時期的龍耳也常見。對初學者來說,龍耳中最難區分的是螭龍耳和夔龍耳。螭龍,又稱螭虎龍,是無角的龍,神話傳說為水神。一說為雌龍,一說為龍子,又名蛟龍、蛟螭。夔龍
清乾隆豆青地開光
青花釉里紅扁瓶(夔耳)
清乾隆豆青地開光
青花釉里紅扁瓶(夔耳)也稱花式龍、香草龍、一足龍,是神話傳說中的瑞獸。其狀如牛,上唇上翻呈象鼻狀,口吐一朵蓮花或串珠,有前足而無后足,多有雙翼,自前足之后都化成卷曲的花式。這兩種耳式流行于商、周至春秋戰國肘期的印紋硬陶、原始瓷器上;明、清瓷器也常見這兩種耳式,以清至民國時期最多。虎耳,一種是鋪首塑成虎面銜環耳,如南宋龍泉窯青釉雙環虎耳弦紋瓶、清乾隆青花釉里紅纏枝蓮紋虎耳尊等。另一種耳塑成虎形,有立虎和臥虎。立虎后爪立于器肩、前爪搭于器沿,虎頭則向高于器口,虎眼圓睜,兩耳豎起,虎尾圓卷于后背上,這種耳多流行于宋元時期的香爐上;臥虎伏于器頸兩側。作回首凝望狀,見戰國朱繪陶壺。鹿耳,流行干西漢的陶瓿和清代的瓷仿銅器尊或鹿頭尊上,兩只鹿或鹿頭塑于器肩部。犬首耳,見1990年河南新鄭卷煙廠春秋墓出土陶器,鼎、盤、缽、盆多附此耳;犬兩眼圓睜,兩耳豎立,翅首仰望,似與家族有關系,以后很少見。兔耳、羊耳、牛耳、獅耳、象耳等多流行于元、明、清至民國時期,以瓶尊等為多見。其中的羊耳,多為羊首耳,除雙羊首外,還有三羊首,取"三羊(陽)開泰"之意,以清代蟮魚黃釉和蟮魚青釉尊上最為流行。鋪首耳,鋪首原指附于門上、獸面銜環的門環,后來用于青銅器和瓶、罐、壺等陶瓷器的裝飾。鋪首耳一鐘是做成獸面銜壞的模型貼于器物上,環不能活動;另一種是只帖首面,配以活動的環,故又稱環耳或活環耳。陶瓷器的鋪首裝飾以西晉青瓷為多,元、明、清代延續使用。鼠耳流行于三國兩晉時期,見西晉青釉扁壺,肩部附鼠形耳一對。蝙蝠耳流行于清代,且乾隆青花農耕圖扁瓶(壺)和粉彩纏枝蓮荷花壁瓶。
鳥形耳狀如兩只鳥伏于器物的頸、肩、腹上,常見有鳳耳、海燕耳、鳩耳、鸚鵡耳等。鳳耳,制成鳳首形,宋代的龍泉窯瓶、汝窯尊流行此耳。海燕耳,只見清代"海晏河清尊"的耳式。鳩耳,流行于清代,見景德鎮官窯茶葉末釉尊和粉青釉壺,頸兩側附鳩銜環耳一對。鸚鵡耳,流行于清代,見乾隆朝松石綠釉扁瓶,肩腹部有一對鸚鵡附其上。魚耳,一種稱鰍耳,其狀呈鰍魚形,宋代官窯、哥窯、龍泉窯的瓶、爐流行此耳,清代有仿制品;另一種做成鲌色狀,魚頭、魚尾、魚鱗、魚鰭清晰逼真,彎曲帖于器口下,見元代青花罐。摩羯耳,摩羯是印度神活中的一種長鼻利齒、魚身魚尾的神異動物,被尊為河水之
清乾隆鱔魚釉爐(獅耳)
精、生命之本。常見于古代印度的雕塑和繪畫之中。東晉時隨著佛經漢譯傳入我國,到了唐代,成了金銀器的裝飾圖案。后來也移入瓷器裝飾,但作為器耳則見于元代。人面形耳,見清乾隆茶葉未釉瓶,口及器身均為四方矮角形,直頸,斜肩,鼓腹,圈足,頸部飾人面雙耳。
植物形耳有花耳、石榴耳。花耳,耳制成花形,多為菊花,明代的瓶類流行此耳。石榴耳,流行于清末、民國時期,多為瓶類耳,頸部飾石榴一對。
清光緒粉彩博古古尊(鹿耳)
其他象形耳有牛鼻式耳、山形耳(包括山字耳、峰形耳)、月牙耳、云耳、火焰耳、雞冠形耳、綬帶耳、如意耳、如意綬帶耳、朝冠耳、戟耳、鳳眼耳、索耳、牌耳(蝶耳)、翅式銜環耳、瓶形耳、壓經耳等。牛鼻式耳,形體寬大,呈牛鼻狀,流行于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陶罐上。山形耳,最早見春秋時期原始瓷鼎耳的造型,鼎腹淺盆形,平底,口沿平折,上置兩個峰形耳。清代流行山字耳,其形如同橫"山"字,多見于瓶的耳式。月牙耳像月牙狀置于瓶頸兩側,流行于明代正統時期前后。與月牙耳形差不多的是戟耳,因其形似兵器戟而得名。戟耳有兩種,一種如同方天化戟的一半,器頸部橫出兩個柱狀體,在兩個柱狀體頭上連有月牙刀;另一種是半月形,與器壁單柱相連,與月牙耳的區別在于月牙耳正面略寬,沒有凸棱,戟耳邊上有凸棱,與器壁連接的扁柱體比月牙耳窄;戟耳流行于宋代,明清有仿制品;月牙
耳流行于明代。云耳,如同卷云,有內卷云勻外卷云,內卷云耳半圓形扣于器頸兩側,半圓內飾云卷鏤空;外卷云向外飾云卷,有的云卷如同"回"字紋鏤空;流行于清至民國時期。綬帶耳,頸部弧形伸出兩條綬帶,作半環形后,帶尾帖于肩上;流行于明永樂至宣德年間,多見授帶耳葫戶瓶(壺),又稱寶月瓶、
抱月瓶;清代有仿制品。如意耳形同s形如意,清代流行,最典型的是乾隆時創制的如意耳葫蘆瓶。清乾隆時還將綬帶耳和如意耳合在一起,如意下飄著綬帶,稱如意授帶耳。火焰耳,流行于春秋時期,多見原始瓷罐的耳式,罐肩部對稱立一短圓柱,柱面帖塑火焰狀耳。雞冠形耳,流行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出土的深腹罐、鼎和缸等陶器上裝飾這種耳。朝冠耳,因其形似朝冠的耳而得名,流行于明清時期,多見于香爐的耳式。索耳,也稱繩耳,最早見于新石器時代黑陶繩耳罐,西周有原始青瓷盂,以后各代都有此耳式。鳳眼耳,又稱橋形耳、虎眼耳。流行于明清時期的香爐或熏爐上,常在爐沿上塑相對的鏤空外侈耳,如耳面較寬平,橋形,稱橋形耳;如鏤空處兩角微尖如鳳
清乾隆茶葉末釉尊(鳩耳)
眼,則稱鳳眼耳;如鏤空處兩角**,形如虎眼,則稱虎眼耳。牌耳,流行于清末、民國時期,耳上飾鏤空的圓點,如同牌九上的點一樣,多為瓶類耳。這種耳又如蝴蝶的翅膀,故也和蝴蝶耳。與這種耳差不多的是翅式耳,耳形如鳥的翅膀,但翅膀中間只有一個圓形鏤孔。有的還從其鏤孔中貼塑一環,成為翅式銜環耳,這種耳流行于元代,見卵白釉連座小瓶。
瓶形耳,只見清代乾隆爐鈞釉瓶,燈籠尊式,翻口,短頸,溜肩,長圓腹,圈足外撇,肩下、腹上飾瓶形耳-對,瓶上飾瓶耳,瓶上加瓶,僅見此一例。壓經耳,雙耳的上端微微上翹,如同用鎮紙壓住一般,故名。多見明清香爐的耳式。
萬歷五彩鴛鴦戲蓮雙耳瓶(月牙耳)
(月牙耳) 態勢耳,是指由耳的狀態和氣勢命名的耳式。有大耳、卷耳、扁耳、貫耳、沖耳、曲耳等。大耳,耳形扁寬,從口沿外弧向下一直到腹部,與腹壁相連,流行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的陶罐上,有一種不讓主體的氣勢。卷耳,是耳向外側卷曲、流行于明清時期;明成化香爐、清代大吉瓶多見此種耳式。扁耳,有的方片形斜貼于器頸上,有的方形中空,有的半環帶三凸起,但厚度都較薄,故稱扁耳;最早見春秋時期的彩繪陶雙耳壺,耳寬面對壺體,正視耳為側(窄)面;以后流行于明代,以正統時期為多,一般耳側面對器體,正視耳為寬面。貫耳,又稱投壺耳。呈豎置管狀,管上下貫通。如管較短,則稱鼻式耳。早期多用于系繩,后來用作裝飾;始于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黑陶貫耳壺,宋代官窯、哥窯、龍泉窯,明、清景德鎮窯的瓶、尊上多流行此耳式。因漢魏時游戲用的投壺多附這種耳,故也你投壺耳。沖耳,又稱沖天耳、朝天耳。有的耳從器頸或肩上伸出,或連著口沿,微斜上伸,直刺蒼穹;有的口沿上半環直立,氣勢沖天;元、明、清香爐上常見此種耳。沖耳的特點是直立向上,故有人也稱其為直耳、立耳或直立耳。相對于直耳的是曲耳。曲耳有內曲耳和外曲耳,內曲耳由頸部伸出向內弧曲;外曲耳則從頸部伸出向外微呈s形彎曲,有的耳頂部稍顯粗大,有的耳頂部尖扁;如s形上部外展較大,則為朝冠耳了,也可以說朝冠耳是曲耳的一種。曲耳多為明清香爐的耳式。
特殊耳,是指耳式獨特,無法歸類者。有盲耳、單耳、雙復耳、三耳、夾耳、扁環凸起耳等。盲耳,見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山類型的陶壺上,雞冠狀,其上有孔的稱系,無孔的為盲耳,起裝飾作用,一般豎置于壺口沿兩側。單耳,即一只耳,有單頸耳和單肩耳,流行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壺上,多為環形。雙復耳,即兩側各有一對形制相同的耳;見于隋代雙復耳瓶。三耳,流行于春秋時期,見原始瓷三耳缽,肩上置三獸銜環耳。夾耳,流行于五代南方地區,宋代也有制作,為仿木桶式耳;罐肩部有對稱立夾式雙耳,耳上都有相對的穿孔,蓋兩側各伸出一橫栓,栓端各有穿孔,器蓋橫栓合于立夾內,可于一端孔中穿上橫軸,使器蓋能自由開閉;也可兩端都穿上橫軸,令器蓋閉合,移動時器蓋不致滑落。有的與二立耳成直角方向又各有一單耳,也有穿孔,用于穿繩提攜。扁環凸起耳,底部為扁環形,環上部向外凸起一個或兩個扁方柱體,不是環耳,不是獸耳,也看不出象形和態勢;但在西
清乾隆青花雙耳龍紋葫蘆瓶
(綬帶耳)
清早期茶葉末釉三足爐
(直立耳)漢原始瓷青釉水波紋瓿上,卻顯得勻稱、和諧。浙江省博物暗藏一件西漢原始瓷罐,其耳式與這種耳差不多,右耳已殘,耳面壓印一手舉劍,一手持盾的武士圖案,和其為獸耳,不知何據。安徽渦陽石弓山漢墓出土陶瓿,半環上只有一個扁方凸起,耳面飾鋪首,并稱之為半環耳。看來這種耳式有必要深入研究并給予恰當定名。
除了上述耳式外,也有將系稱作耳的。故也順便談一下系的同題,系,是壺、罐、瓶類器物肩、腹部用于穿繩提攜的附屬物。按一般的理解,凡是用于穿繩提攜的都應稱"系",而用于裝飾的才稱"耳"。但由于地方習慣和傳承的原因,常見有明明是系也稱耳的。細想起來,器物上的附件,沒有單純用于系繩提攜,而不起裝飾作用的。從這一點上看,"系"叫"耳"也是可以理解的。
系有環形、條形、橋形、龍首、雞形、鼠形等式樣的雙系、四系、
六系、八系,呈對稱排列,多見早期器物。也有等距三系、五系者。三系流行干五代時期,見孔雀藍釉三系陶瓶;明清時期也有制作,明有翠青釉三系罐,清有撒金描金三系壺;五系見北宋鈞窯花口蓮花尊。環形系,呈圓環形,其中小而圓,中部有一孔的,又稱小系。系環有圓形、方形、扁形;扁形有寬有窄。條形系,采用泥條形式貼塑在器肩部,有豎貼和橫貼的不同;以東晉器較多見,各朝代器物都有這種系。橋形系,在東晉至南北朝時期的陶瓷器物中較為多見,明清時期的紫砂壺也有這種系,其外觀如梯形,內為拱形,如同一座拱橋貼塑在器物的肩部。每側成對貼塑的環形、條形、橋形系,又你復系,有雙復系和四復系,多流行于漢魏六朝時期。龍首系,龍首形,龍鼻下卷構成圓環;雞形系,流行于西晉時期,見越窯青瓷雞形四系罐,肩至腹中部上對稱貼塑四雞形系,雞引頸展翅匍匐在器上,喙緊貼腦肩部,呈喙食伏,構成系環。鼠形系也即鼠耳。
清乾隆霏藍釉描金銀彩纏枝花卉紋小四系尊(條形尊)
以上是我們對陶瓷器耳式的初步學習和歸納,因資料有限,肯定不夠全面。整理出來,請專家指教,也請有興趣的同行補充完善。
(綬帶耳)
清早期茶葉末釉三足爐
(直立耳)漢原始瓷青釉水波紋瓿上,卻顯得勻稱、和諧。浙江省博物暗藏一件西漢原始瓷罐,其耳式與這種耳差不多,右耳已殘,耳面壓印一手舉劍,一手持盾的武士圖案,和其為獸耳,不知何據。安徽渦陽石弓山漢墓出土陶瓿,半環上只有一個扁方凸起,耳面飾鋪首,并稱之為半環耳。看來這種耳式有必要深入研究并給予恰當定名。
除了上述耳式外,也有將系稱作耳的。故也順便談一下系的同題,系,是壺、罐、瓶類器物肩、腹部用于穿繩提攜的附屬物。按一般的理解,凡是用于穿繩提攜的都應稱"系",而用于裝飾的才稱"耳"。但由于地方習慣和傳承的原因,常見有明明是系也稱耳的。細想起來,器物上的附件,沒有單純用于系繩提攜,而不起裝飾作用的。從這一點上看,"系"叫"耳"也是可以理解的。
系有環形、條形、橋形、龍首、雞形、鼠形等式樣的雙系、四系、
六系、八系,呈對稱排列,多見早期器物。也有等距三系、五系者。三系流行干五代時期,見孔雀藍釉三系陶瓶;明清時期也有制作,明有翠青釉三系罐,清有撒金描金三系壺;五系見北宋鈞窯花口蓮花尊。環形系,呈圓環形,其中小而圓,中部有一孔的,又稱小系。系環有圓形、方形、扁形;扁形有寬有窄。條形系,采用泥條形式貼塑在器肩部,有豎貼和橫貼的不同;以東晉器較多見,各朝代器物都有這種系。橋形系,在東晉至南北朝時期的陶瓷器物中較為多見,明清時期的紫砂壺也有這種系,其外觀如梯形,內為拱形,如同一座拱橋貼塑在器物的肩部。每側成對貼塑的環形、條形、橋形系,又你復系,有雙復系和四復系,多流行于漢魏六朝時期。龍首系,龍首形,龍鼻下卷構成圓環;雞形系,流行于西晉時期,見越窯青瓷雞形四系罐,肩至腹中部上對稱貼塑四雞形系,雞引頸展翅匍匐在器上,喙緊貼腦肩部,呈喙食伏,構成系環。鼠形系也即鼠耳。
清乾隆霏藍釉描金銀彩纏枝花卉紋小四系尊(條形尊)
以上是我們對陶瓷器耳式的初步學習和歸納,因資料有限,肯定不夠全面。整理出來,請專家指教,也請有興趣的同行補充完善。
上一篇: 陶瓷--劃花瓷
下一篇: 國內涂料市場價格大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