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建筑用紡織品是指在工程建筑領域中作為特殊建筑材料使用的紡織品,包括混凝土增強纖維、膜結構材料、防水基材、智能水泥等。我國在建筑用紡織品方面起步較晚,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部分建筑領域如內墻裝修、外墻維護、水泥增強、倉庫、廠房、大型建筑物房頂及非長久性建筑設施中使用纖維材料、膜結構材料等紡織材料。
建筑用紡織品是指在工程建筑領域中作為特殊建筑材料使用的紡織品,包括混凝土增強纖維、膜結構材料、防水基材、智能水泥等。我國在建筑用紡織品方面起步較晚,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部分建筑領域如內墻裝修、外墻維護、水泥增強、倉庫、廠房、大型建筑物房頂及非長久性建筑設施中使用纖維材料、膜結構材料等紡織材料。據了解,國外建筑用紡織品已經占到全部紡織品用量的15%,我國僅占1%。2009年,國內建筑用紡織品達到 31.2萬噸,比2008年同比增長15.06%。“十二五”期間,建筑用紡織品被列入產業用紡織品推廣項目之一,這必將使我國的建筑用紡織品得到長足發展。
從“可用可不用”到“強制使用”
近些年,世界各國對建筑用紡織品給予了極大關注,相關企業開發了許多新產品,應用領域逐步擴大。在上海世博會上,一些國家的展館、生活體驗區使用了大量建筑用紡織品。如德國館外墻的面料涂層結構、日本館整體建筑的超輕膜結構材料、荷蘭館的智能紡織品等,都是很好的范例。近年來,非織造布在建筑上的應用越來越多,其優越的性能及方便的拆裝使其顯現廣闊的發展前景。如非織造布基防水材料、纖維吸音、隔音、防霉材料,以及在水泥中加入金屬纖維屏蔽電磁波、摻入抗菌、防霉、消臭纖維有利衛生保健等功能,均在建筑領域里得到應用??梢灶A見,建筑用紡織品正在悄然走進我們的生活。但是,近幾年,我國在建筑用紡織品方面普及速度不快,許多建筑應用領域難見其身影,造成我國建筑用紡織品的生產、研發和應用存在不少問題,致使建筑用紡織品占到全部纖維使用的比例非常低,且沒有太大的改變。
建筑用紡織品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普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我國建筑行業至今沒有建筑用紡織品應用標準,更奢談強制使用了。建筑用紡織品一直處于可用可不用的狀態,建筑使用單位并沒有強制要求。另外,建筑用紡織品包括哪些纖維材料?哪些紡織品適用建筑領域?高性能纖維在功能、使用及作用等方面如何與建筑結合?這些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很好的答案。
記者在上海世博會德國館參觀時,看到那里展示的亞麻生態隔熱板、玻璃纖維混凝土阻燃材料、纖維素纖維合成金屬材料、碳纖維隔離板等先進的紡織品建筑材料,有的我們沒有使用在建筑中,有的使用了但量很少,有的甚至沒有聽說過。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華用士告訴記者,我國現在的膜材料應用還在起步階段,在上海世博會場館建設中有我國生產企業的產品亮相,但水平和規模與國外有差距。一些高檔膜結構材料主要依賴進口,如奧運會“水立方”使用的膜材料即為進口;建筑防水材料應用比較廣泛,在建筑內墻裝修、外墻維護中發揮了作用;水泥增強纖維我國已經可以自己生產,但產量不大,應用范圍受到局限。
北京中紡纖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工程纖維材料研發與推廣應用為主的企業。該公司是“中國建筑工程纖維材料研發中心”和“建設部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纖維材料分中心”的依托單位。公司副總經理任學文介紹說,中紡纖建公司生產的凱泰牌各種混凝土增強纖維材料,年產幾百噸。如改性聚丙烯單絲纖維可有效地提高纖維與混凝土基料的握裹力,應用于砂漿/混凝土中,能阻止、減少和延緩早期塑性開裂,極大地提高砂漿/混凝土的綜合性能。另外,還有公司自主開發的用于混凝土增強、增韌的有機纖維產品。如改性聚丙烯仿鋼絲纖維等,對改善混凝土的抗彎強度和彎曲韌性,增加混凝土的抗沖擊和抗疲勞性能,降低噴射混凝土的回彈率、克服塑性收縮裂縫等具有非常好的功效。這幾年,在國家體育場“鳥巢”、中央電視臺新址、北京南站改擴建工程等數百項工程中成功應用,支援了國家多項重點工程。
建筑用紡織品代表建筑未來?
有學者認為,建筑行業與紡織行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業,紡織品進入建筑行業僅限于建筑材料領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還是鋼材和水泥。因此,紡織品不可能作為建筑材料的主要方面。其實,建筑材料,特別是新型建筑材料,包括智能水泥、碳纖維房屋結構等在國外已經被廣泛應用,環保、節能、低碳的智能建筑中,作為一種未來的建材,少不了紡織品。建筑與紡織品,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是一種發展趨勢。未來建筑用紡織品將朝著輕質化、功能化方向發展。如纖維增強混凝土的開發,將使纖維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價值大大提高。突破簡單的增強功能,使用諸如鋼纖維、玻璃纖維、碳纖維等,增強混凝土預制件的強度,起到阻燃、輕質的作用。那么,即使建筑摩天大廈,樓高在500~800米亦無危險隱患。在新型建筑材料中,非織造布將扮演主角。以玻璃纖維織物為布基,涂敷PVC、聚四氟乙烯等形成防水、透氣、阻燃篷面織物,大大增強了膜結構的強度和耐氣候性及阻燃性,而且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將大大延長。
在即將出臺的《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中,產業用紡織品放在了舉足輕重的位置上。有關建筑用紡織品方面,規劃提出要有步驟地大力推廣紡織品用于外墻體防水、增強、內墻防裂、防水、阻燃等功能的研發,在建筑用紡織品加工技術上,推廣率要在70%以上。建筑用紡織品是否代表建筑領域的未來,答案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隨著城市建筑的發展,使用更加節能環保、輕質、耐用,并具有各種功能性的建筑材料必將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建筑中,建筑與紡織品的結合將水到渠成。 建筑用紡織品使用“無極限”
建筑紡織品有顯著節約材料、組件可在工廠內制造、現場安裝、縮短建設周期、減輕建筑物重量、降低成本等特點,現已形成了新的建筑風格。但是,建筑紡織品的發展仍然受到許多制約,認識上也有許多誤區。如認為建筑用紡織品只能用于輔助增強功能;最早使用鋼纖維、玻璃纖維、維綸等作為增強混凝土的材料,后來發展到在水泥中摻入碳纖短纖維以增強建筑物的導電性。其實,碳纖維還可以做許多建筑材料。如記者在參觀北京一個綠色產業展覽會時,看到日本帝人公司開發制作的碳纖維建筑預應梁,重量輕、承重大,代表了未來建筑用紡織品的方向。只是目前售價較高,影響了用戶選購和普及。隨著碳纖維的產業化進程加快,將來,許多建筑將使用輕質、耐用的高性能纖維材料。此外,隨著高性能纖維的應用,許多過去認為不能用于建筑的纖維,將加入到應用大軍里來。
PTFE膜結構材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為了在建筑中使用耐腐蝕、跨度大、易清潔透氣、阻燃的新型結構材料,許多大型場館建筑使用了膜結構,在面料表層涂覆功能材料,起到抗老化、自清潔作用,目前膜結構已經成為世界建筑的新風格。上海世博會的世博軸,大量使用膜材料,樹立了膜結構使用的典范。
有報道稱,國外用木質素纖維做建筑材料,進行高速公路的鋪設。木質纖維易分散在保溫材料中形成三維空間結果,并能吸附自重6~8倍的水分。這種結構和特點,提高了材料的性能,起到了穩定工程建筑尺寸,解決了高速公路路面易干裂、滑墜的問題,并可加快施工進度。用木質纖維鋪就的高速公路,抗滑性、降噪性較好,抗滑性能大大提高。而且,路面能見度好,可減少車燈反射、減少水霧和降低行車時的噪音。
下一篇: 家居燈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低碳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