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貓膩與陷阱應該如何避免
發布時間:2010-11-25
作者:ccy
瀏覽:53
概要:
裝修市場存在諸多陷阱“目前,個別裝飾公司給消費者挖的‘陷阱’越來越隱蔽,家裝市場貓膩越來越多。”昨日,消協副秘書長介紹了裝修市場存在的種種陷阱。 陷阱一:巧設合同陷阱。混淆材料籠統報價,混淆概念多算費用是個別家裝公司慣用的伎倆。簽約時將某一材料籠統報價計算,施工時更換單項材料,從中賺取差價。此外,還炮制一些不具體或可多種解釋的條款,借以金蟬脫殼。
裝修市場存在諸多陷阱“目前,個別裝飾公司給消費者挖的‘陷阱’越來越隱蔽,家裝市場貓膩越來越多。”昨日,消協副秘書長介紹了裝修市場存在的種種陷阱。
陷阱一:巧設合同陷阱。混淆材料籠統報價,混淆概念多算費用是個別家裝公司慣用的伎倆。簽約時將某一材料籠統報價計算,施工時更換單項材料,從中賺取差價。此外,還炮制一些不具體或可多種解釋的條款,借以金蟬脫殼。
陷阱二:低報價招攬業務,開工后再增項。個別裝飾公司在客戶要求報價時,采用“低開高走”的辦法,先刪減項目給出低于其他公司的報價,吸引消費者簽單。在施工過程中,再把刪減的項目作為增項,把錢漲回來。完工后,消費者發現,結算的費用比預算要高出許多。
陷阱三:設計師故意增項,多拿提成。有的設計師在接單后,為了多拿公司的提成,不顧消費者家中的實際情況,故意增加裝修項目:如不需做隔斷的地方添個隔斷,沒必要吊頂的地方吊頂等等。通過一番“設計”后,裝修報價大幅高于原預算。
陷阱四:材料采購以次充好。在包工包料的裝修中,個別施工隊在采購材料時做手腳,有些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產品,以低價次品充當正品等等。
陷阱五:謊報測量面積。個別裝飾公司在施工面積上謊報、多報,如在計算涂刷墻面乳膠漆時,沒有將門窗面積扣除,或者將墻面長寬增加,以增加裝修預算。
裝修前,我們都會找很多裝修公司的資料進行預算報價上的比較,裝修的造價始終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家裝公司,在預算報價上的差異往往也很大。許多消費者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惑:在同一個家裝市場里,同樣是面積為120平方米的新房,一家公司的預算報價是9萬元,而旁邊的另一家公司預算報價卻只有7.8萬元,幾乎相同的裝修內容,在價格上竟然相差上萬元。裝修報價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
差異懸殊為哪里?
業內專家指出,在家裝預算價格管理上,因為受地區差異的影響,目前國家并沒有統一的報價標準,一些家裝市場也僅僅列出指導價供消費者參考。但由于裝修項目和工程量的多少是影響整個裝修報價的直接因素,同時裝飾公司的規模、資質、等級、管理制度的不同,也造成了預算報價的差異。總體來說,裝飾裝修中的費用應該包括:設計費、主材費、輔助材料費、工時費、管理費和稅金。但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不要單純以裝修公司給得最初預算報價來選擇家裝企業。因為到目前為止確實仍然存在著裝修公司在利用消費者的不懂行,在報價上玩兒“花活兒”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