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具業駛入品牌高速路 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
發布時間:2010-10-30
作者:ccy
瀏覽:32
概要:
盡管面臨人民幣升值、出口稅率下降等一系列挑戰,中國家具行業在短短20幾年時間里涌現了眾多品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7月1日,財政部發布了新的出口退稅政策,再次調低家具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有關人士認為,出口退稅率的下調使原本依靠退稅獲取利潤的外貿型企業面臨生存問題。一些管理不當、靠退稅維持生存的家具企業可能將退出國際市場。
盡管面臨人民幣升值、出口稅率下降等一系列挑戰,中國家具行業在短短20幾年時間里涌現了眾多品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7月1日,財政部發布了新的出口退稅政策,再次調低家具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有關人士認為,出口退稅率的下調使原本依靠退稅獲取利潤的外貿型企業面臨生存問題。一些管理不當、靠退稅維持生存的家具企業可能將退出國際市場。
盡管面臨人民幣升值、出口稅率下降等一系列挑戰,中國家具行業從街邊木匠到締造全國性品牌,從憑票供應到產品極大豐富并且出口躍居世界第一,在短短二十幾年時間涌現了眾多品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展會經濟帶動發展
“上世紀80年代中前期,我國還處于計劃經濟時代。那時,一切都憑票供應,生產、流通、消費都要按照計劃來。家具根本談不上是一個行業。”作為行業內的元老,某著名家居集團董事長對整個行業的變遷感觸頗深。
以北京為例,當時整個京城只有13家國營家具店,經營總面積才4000平方米左右。開始,做家具行業的人基本都是木匠,他們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逐漸形成了小型手工作坊。1985年,北京首個家具展會在北京展覽館召開。經過兩年的磨合,北京展覽館、中國軍事博物館等展館開始頻繁承辦家具展會。盡管那時的會期只有3天,但是相對固定的展會為家具生產者提供了穩定的銷售平臺。隨著銷量的增加,各色家具廠、家具店也如雨后春筍,數量猛增。
家具商城助力騰飛
如果說,1987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展會經濟為家具行業帶來了第一次發展契機的話,那么,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擁有固定經營場所的家具城的出現,則讓家具企業有了更大的發展動力。同時,它也為家具行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奠定了外部硬件基礎。以北京為例,1987年全市經營家具的場所(含展會)不過1萬多平方米。今年,北京市家具建材的經營場所總面積預計將突破300萬平方米。家具廠商已成為建材家具城管理者的重點招商目標。
經過20年的發展,家具一詞的含義已經不僅僅是家庭用具那么簡單,它逐漸演變為一個行業以及一個縱貫上下游的產業。有關人士預測,在經過爆發增長期后,隨著市場的變革以及競爭的激烈,家具行業將在下個10年步入快速發展期以及品牌整合期。
品牌雜亂亟需正本
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朱長嶺曾向媒體透露,近5年,中國家具出口量連年增長,并且增長幅度都很大。2006年,中國家具出口額達到174.65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國。
從無牌無名到爭創名牌,從抄襲模仿到原創設計,從板式家具到曲木、硬木、實木等多品種家具,家具行業20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市場上出現的大大小小家具品牌讓人眼花繚亂。在北京居然之家金源店,服務人員告訴記者:“這里按照國際、古典、現代、沙發及兒童家具分為4個展廳,大約有120多個國內家具品牌,主要來自廣東和浙江等沿海地區。北方的家具品牌大多集中在北京及其周邊地區。”記者看到,其中的“品牌戰”正打得如火如荼。
據了解,20年前,整個家具行業約有2300件商標(包括未獲得授權或已注銷等情況)。10年前,這個數字約為1.23萬件。現在,這個數字已飆升到8.93萬件。商標數量的翻倍增長,除了顯示整個家具行業進入品牌發展高速路以外,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目前,家具“品牌”的泛濫讓眾多的中小家具企業無法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如何建設品牌。于是,一些浮躁的家具管理者把品牌名稱當作品牌建設的全部,把名片設計、宣傳冊設計、賣場、展位看作品牌建設的關鍵。當經銷商、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的時候,家具的品牌塑造就成為家具營銷的重點。
有關專家認為,產品品牌的競爭力取決于設計,設計是第一品牌力。由于消費環境的變化,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個人為主導的個性化消費成為消費的主流,在進行產品造型設計時,必須注意色彩與形狀的完美結合,以迎合消費者的欲求。
近年來,在我國一些家具企業中還流行一種怪現象--“概念”造品牌。例如,某些家具企業濫用“綠色環保”、利用所謂的“納米”、“保健”等詞匯,鼓吹“調節血壓、保護神經”等沒有科學依據的功效宣傳品牌。當消費者了解真相后,這樣的品牌肯定要遭到唾棄。
在經營方面,家具品牌可以從正確定位入手,最大化挖掘自身品牌的價值、個性及文化取向,取悅消費者。如果定位模糊,例如,一會兒是“古風神韻”,一會兒是“健康環保”,那么消費者就不知道該怎樣接受這個品牌了。
知識產權應受尊重
隨著中國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如何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也成為家具企業的研究課題。
過去一段時間,知識產權保護沒有得到中國家具企業的普遍重視,抄襲與侵權甚至成為部分企業的生存法寶。因此,被人追打上門進行維權、在國際知名展會上遭受白眼的事情時有發生。
如今,在家具行業駛入品牌發展的高速路后,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知識產權與品牌戰略,家具企業商標與相關專利的申請數量驟增。除了投巨資資助研發外,有的企業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開始主動運用法律武器了。為了更好地保護品牌,很多國內的家具企業努力組建新的銷售網絡,增加市場占有率,加強品牌宣傳,提升形象。除在國內規范商標使用和健全商標保護外,這些企業還積極在主要外銷市場注冊商標。
發展20年后,在面臨更大挑戰的今天,中國家具行業內人士認為,整個行業只有更好地進行產品創新、品牌經營與知識產權保護,并努力提升服務、提高管理者和團隊的素質,才能在高速前進中獲得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