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日前,傳言沈陽東方家園明華店轉手樂購的消息得到了證實,據悉,東方家園的一樓有一半賣給了樂購超市,而二樓家具家裝廣場是整體賣了出去。 國際建材超市巨頭百安居也陷入了一場供應商退場危機。而隨著歐倍德退出中國市場、家福特建材超市倒閉、家世界家居易主、東方家園的頻頻**……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建材超市能保持不虧損的僅有1/3。
日前,傳言沈陽東方家園明華店轉手樂購的消息得到了證實,據悉,東方家園的一樓有一半賣給了樂購超市,而二樓家具家裝廣場是整體賣了出去。
國際建材超市巨頭百安居也陷入了一場供應商退場危機。而隨著歐倍德退出中國市場、家福特建材超市倒閉、家世界家居易主、東方家園的頻頻**……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建材超市能保持不虧損的僅有1/3。
一度被認為是中國傳統建材市場的“終結者”的建材超市與傳統攤位制市場的PK大戰再度升溫。
建材超市集體迷茫
在國際建材零售市場,專業的建材連鎖超市占據著9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個舶來品自2003年起從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天津等發達大城市,向全國范圍內大城市迅速延伸。
專家曾預測,從2003年起,經過5年左右的發展,建材連鎖超市的市場占有份額在一些城市和地區將與現在占據主渠道地位的攤位制零售市場抗衡;再過5年左右的時間,連鎖超市將逐步占據建材零售市場主渠道的地位。
但事實證明這一觀點過于樂觀。據統計,目前建材家居超市的市場份額只占建材流通市場的5%以下,即使在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國內發達城市,建材超市也僅占10%至15%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目前全國有150家建材超市,但真正叫得上號的不超過10家,且經營狀況都不盡如人意。北京家福特開業不到一年,就不得不閉店;家世界家居建材苦苦支撐10多年,最終因為資金鏈的斷裂**;而作為家世界的“同宗”兄弟東方家園,雖然還在苦苦支撐,但與外資巨頭的合作談判一直就未中斷過……據一位曾經在百安居做營運的人士透露,即便是百安居,目前除了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幾個中國高收入人群集中的城市盈利外,其他不少城市的門店都在虧損中。
據悉,在最近的18個月中,我國有50多家建材超市破產、倒閉、關門,其中既包括中國的本土建材連鎖企業,也包括洋企業。
有中國建材業第一CEO之稱的前家福特建材超市總裁王月坦承,中國建材連鎖超市走到了“要緊處”,甚至有些“看不清方向和目標”。
然而,以紅星美凱龍、集美、居然之家為代表的攤位制的家居建材流通渠道雖被視為過渡性的、最終會被建材超市取代的業態,卻發展得如火如荼,并逐漸形成了對中高端市場的壟斷,這也使得家居行業流通平臺的格局在不斷變化。
“中國式”供應鏈是禍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式”的供應鏈是導致問題所在的罪魁禍首。
目前,所有建材超市的一大困惑是工廠不直**品,必須通過代理商渠道,廠家與一級代理商合作,一級代理商再與分銷商合作,然后分銷商再與零售終端合作。而大量由小規模經銷商組成的建材超市的供應鏈相當脆弱,進貨難也成了建材超市一個頭疼的問題。
這便導致了建材超市無法降低采購價格,加上大型超市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無法給消費者太多實惠,也進一步壓縮了自身的利潤空間。而傳統建材市場依托的代理商依然把持著絕大部分的渠道和終端資源。
當全球統一采購變成全國統一采購,當全國統一采購又不得已演變成各店區域采購時,實際上就已經決定了建材超市的命運。集美家居董事長趙建國表示,當全球統一采購變成謊言,低價優勢也將不可能存在,“目前國內建材超市的整體價格高出傳統市場至少10%。”
同時,“大的建材品牌由于自身分銷渠道比較完善,大部分工廠采取的是省級代理的大渠道模式,一旦直接進入超市,勢必影響當地代理商的利益,進而會引起當地代理商的不滿甚至反抗,因此,目前他們也沒有與建材超市直接對話的必要。”上海聯縱智達高級咨詢師李天說。這就使很多建材廠家對建材超市拋過來的繡球一般不會去接,去接繡球的工廠也大多是沒有在建立全國分銷渠道的雜牌小工廠。所以,消費者對建材超市也并不買賬,因為想要的品牌沒有,品種也不全,價格也不便宜。
此外,由于建材超市收取的各項高額費用,使得眾多建材廠家和經銷商認為“建材超市就像雞肋,不吃眼紅,吃了很難受。”
因此,作為中國建材分銷渠道的新生兒,建材超市卻遭遇廠商不歡迎、消費者不買賬的兩難尷尬處境。
而值得稱道的國外建材家居超市的DIY(親手做)概念也在中國“水土不服”。在西方,DIY的出現源于人力成本的昂貴,但在國內,DIY更多出于興趣愛好而不是成本壓力,所以這種在國外非常普及的消費形式來到國內,卻變成高檔次形態的消費。而DIY中最重要的園藝也在中國難以找到市場。
建材超市向何處去?
不可否認的是,在經營手法上,建材超市“一站式”的經營模式對傳統建材銷售模式造成了挑戰;其次,建材超市提供了非常透明的市場價格管理體系。此外,建材超市還根據中國人的習慣培育出了自己的裝潢中心,并改變了傳統市場雜亂無章的經營格局,將產品清晰分類后分區陳列,便于消費者尋找的同時亦大大提升了商場的購物環境。這些都是建材超市挑戰傳統銷售模式的有力武器。
專家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消費的日趨理性,人們對家庭裝修材料的需求也從以價格為主,轉向質量、健康、服務、價格等因素并舉的階段,中國建材市場必然會趨向于國際化模式的建材超市發展。
盡管這是今后的一大新趨勢,但短期內,兩者還將勢均力敵,其質變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專家認為,中國區域文化的差異性,導致消費群體的多層次性和消費習慣的不確定性,因此客觀上推動了我國建材流通領域的分銷模式與建材分銷渠道的多元化、立體化的格局。趙建國表示:“新舊業態的更替至少還需要30年。”
相對于國外建材超市通過大規模的采購壓低價格,以進銷差價獲取高利潤,國內建材超市在沒有形成統一采購、統一經營、天天平價時,現在主要通過變相向供應商壓榨來生存。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建材超市只有通過強化自身的經營管理才能獲得長足發展。
“鑒于中國的國情和市場的特殊性,如果家居超市、建材超市要想在中國成功,必須將國外的營銷模式進行改良,熟悉中國的市場規律性,從人才、制度到觀念都要進行徹底的本土化,否則死路一條。”李天強調說。
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建材超市這種新型業態的出現加速淘汰了一些傳統攤位制建材市場,促進了傳統建材市場的改善和自身提高。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有競爭才有發展,在建材超市與傳統攤位建材市場的這場PK
上一篇: 節能鋁門窗該如何系統化設計
下一篇: 客廳地面宜簡約、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