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949年9月4日,河南省新鄉市建起了一臺恢復生產用的100千瓦發電機。建國初期,全市僅有表燈用戶122戶,其中工業戶14戶……那個年代的夜晚,除了月亮,許許多多的家庭還只能通過煤油燈照明。如今,流光溢彩的燈光已經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 上世紀50年代初期,電燈是稀罕物 現年78歲的徐樹增老人是新鄉供電公司一名退休職工。
1949年9月4日,河南省新鄉市建起了一臺恢復生產用的100千瓦發電機。建國初期,全市僅有表燈用戶122戶,其中工業戶14戶……那個年代的夜晚,除了月亮,許許多多的家庭還只能通過煤油燈照明。如今,流光溢彩的燈光已經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
上世紀50年代初期,電燈是稀罕物
現年78歲的徐樹增老人是新鄉供電公司一名退休職工。他于1950年從北京調到新鄉工作的。回憶起當年來新鄉的感受,徐樹增深有感觸地說:“那個時候,電燈是稀罕物。天黑下來,四周黑漆漆靜悄悄的,很少有人出去。”
徐樹增說,原來新鄉供電單位的名稱是新鄉水電廠。1949年5月,新鄉和平解放。9月4日,新鄉市建起了一臺恢復生產用的100千瓦發電機。這臺發電機當時只是為了恢復生產用。街道上雖然有電線桿和低壓線路,那是解放前留下的,可以說是擺設。1949年末,全市僅有表燈用戶122戶,其中工業戶14戶。1950年,新鄉水電廠修復了曾有的1360千瓦發電機組;1951年,修復GE1000千瓦發電機組,并新建了一臺500千瓦的發電機。這樣,可以保證市區少數幾家工廠和城里照明用電。而包括西街等在內的城關照明,也只是個別商店和少數居民能用。有了電,位于現在怡園廣場位置的水塔才開始供應水。“古代,人們為什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因為沒有燈呀!而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新鄉,許多人也是這樣的生活。這樣,還可以節省煤油。如果晚上出去,黑乎乎的,非常不方便。”說到這里,徐樹增來了一個“小插曲”。一天晚上,他摸黑從平原師范學院(現在的河南師范大學)回單位。正走著,他隱約感覺對面來了一群狗。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他突然想起了口袋里的火柴。燃著的一根火柴,在漆黑的夜里異常明亮,那群狗隨后掉頭就跑。老人說,當時的路上伸手不見五指,心里確實很害怕。哪像現在,到處燈火通明,路上也都是亮堂堂的,感覺特別敞亮。
之后,徐樹增又講了一件讓他印象特別深的事兒,也是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從縣區農村調進我們單位一批人。一次,我去找其中的一個人辦事。當我走到他的辦公室時,看見他聚精會神地盯著亮著的燈泡,隨后,使勁兒吹了一下,稍停,又鼓足勁兒吹一下。當時,我感到很納悶,他究竟在干什么?看見我進來,對方滿臉疑惑地問了我一句讓我至今難忘的話,‘這個燈我怎么吹不滅啊?’這話聽起來可笑,也值得我們深思。那樣的年代,許多人還不了解電,不知道‘電燈’是什么概念。”
農業用電始于1957年
徐樹增說,由于發電機發電能力低下,1952年之前,新鄉的供電范圍一直都局限在市區以內。到了1952年年底,在省內建成第一座35千伏汲縣變電站,新建新鄉至汲縣高壓輸電線路23.2公里,供汲縣縣城和華新紗廠等企業用電,使供電區內第一個縣城用上了電。由于電力工業發展,促進了工農業發展,全市工業企業由1949年的14個,發展到1952年底的42個。
“新鄉的農業用電始于1957年,開始是從市區的6千伏~10千伏配電線路延伸至近郊農村供電的,主要用于農田灌溉。市郊的豐樂里、牧村、高灣等幾個村莊具備接近主線路、供電距離短等優越條件,這幾個村莊電灌站成為最早發展的農電用戶。而電灌站的建立,使這些村莊的農民擺脫了靠天吃飯的困境。”徐樹增說,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農村用電在縣區有所發展,但受發電容量和配電線路供電距離的限制,只在新鄉縣、汲縣、輝縣距城市較近的農村發展了農村用電。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各縣城和廣大群眾迫切要求用電,以6千伏~10千伏配電線路向農村供電的方式,已遠不能適應農村用電的需要。從1962年起,由地方籌資興建35千伏輸變電工程向農村供電。最早建成的35千伏輸變電工程是輝縣大官莊變電站和新鄉縣聶莊變電站。這兩個變電站的建成投運,是新鄉供電區農電大發展的起點。從1963年起,各縣陸續籌建35千伏輸變電工程,到1985年底,新鄉供電區的新鄉縣、獲嘉縣、輝縣、汲縣、原陽縣、延津縣和封丘縣等已建成35千伏輸電線路44條,597公里。
徐樹增說:“農用電,由曾經單一的農電灌溉發展成包括灌溉、農副加工、鄉鎮企業、縣辦企業及生活用電的多層次結構。”
臺燈和電扇曾是時髦物品
69歲的崔曼平老人住在中原路西段。在她的印象中,上世紀60年代初期,家里已經用上電燈了。但是,全家只有一個電燈。當時并沒有安裝電表,是按每月每只燈泡1元錢收費。因為經常停電的緣故,蠟燭是家里的必備品。“那時候,用上蠟燭還算時髦呢!有的家庭將煤油倒入一個小瓶子,再用棉紙卷個芯兒,裝進細鐵管內,放入小油瓶中用火柴一點,就是煤油燈了。回想那時候的日子真是緊巴巴的。”崔曼平說,“晚上,從市棉織廠下班回家,除了經過中原紗廠大門口時可以借點兒光,一路上幾乎都是摸黑走,加上路邊有墳墓,心里很怵。所以,我經常和廠里的幾個女同事搭伴回家。”“大約是在1965年,我們家買了一個臺燈。有的鄰居來我家串門,看到桌上的臺燈,像發現什么稀奇物似的,左看右瞅。現在,即使是幼兒園的小孩子,也知道臺燈。”崔曼平說,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他們家里添了一個“大件”——電扇。夏天,因為天氣炎熱,鄰居們紛紛端著碗到院里吃飯。因為有了電扇的涼風,他們全家人自然都在家里吃飯。一次,她走在院里時,一名鄰居滿臉疑惑問她“這么熱的天,你們家怎么不出來吃飯呀?”當時,她很自豪地告訴鄰居,他們家有電扇了!之后,這個消息很快就在院里傳開了。
崔曼平說,上世紀80年代,市區道路一側裝上了路燈。雖然路燈之間相隔很遠,但是,對于走路來說,已經方便多了。那會兒哪里會想到,路燈會變成如今這么明亮、漂亮。今非昔比兩重天。
上一篇: 怎么才能選購一款放心櫥柜
下一篇: 整體衛浴 美觀實用的四個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