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上午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華源介紹了《2022年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相關情況。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華杰、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劉平、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副主任朱劍豪、市規劃資源局總工程師韋冬、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杰、市房屋管理局副局長張立新出席新聞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剛剛過去的2021年,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在2020年10.3%高增長的基礎上,預計上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左右,投資形勢總體良好,有效助力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2022年,為了保持經濟穩定的高質量發展,做好投資工作至關重要,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合理擴大有效投資。
在政策研究制定過程中,重點把握以下三點:
一是牢牢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切實發揮好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
二是緊扣上海實際,加強基礎保障能力建設,持續強化城市核心功能,加快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聚焦承擔國家戰略的重點區域,提出針對性政策舉措。
三是持續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服務企業力度,提高投資建設便利度,著力解決投資痛點堵點,營造更為良好的投資環境,全力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2022年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營造更好投資環境,為穩定經濟發展基本盤提供有力支撐,提出以下若干政策措施。
一、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一)全力落實重大項目年度投資目標。預先安排2022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投資初步計劃,計劃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按月細化投資計劃,狠抓工程進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對擴大有效投資的支撐和牽引作用。
(二)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依托重大項目推進工作專班,建立健全“精準對接”服務機制,形成以項目為中心的工作鏈,及時協調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和堵點問題。預先做好節后復工計劃,優化施工組織,保持施工強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三)加大計劃新開工項目協調力度。優化特定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程序,對于列入“十四五”相關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范圍的政府投資項目,可以不再審批項目建議書;對改擴建項目和建設內容單一、投資規模小、技術方案簡單的項目,可以合并編制、審批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房建領域全面實施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合并審批改革,城市基礎設施領域部分節點工程繼續試點開展審批程序由三階段(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優化為兩階段改革。市政線性工程建設項目根據項目實際,在總體方案穩定的基礎上,可以采取分期(段)供地、分期(段)核發規劃土地許可,推動重大項目及早開工建設。
(四)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長三角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加快推進上海洋山深水港小洋山北作業區開發、大蘆線東延伸、浦東國際機場四期擴建工程。環境基礎設施領域,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和防御能力,積極推進黃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浦南東片南排海通道骨干河道整治工程、中心城區三大片區污水廠升級擴容和跨區域輸送管網建設,以及完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體系。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圍繞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加快拓展5G應用,布局工業互聯網集群。
(五)加大重點項目儲備。加強重大項目謀劃論證,深化重大項目專項規劃、建設方案等研究。依托“十四五”重點項目庫、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儲備庫、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項目儲備庫,不斷提高項目儲備質量,動態調整更新,有序滾動實施。市級建設財力安排專項研究經費,做深、做細、做實重大項目前期工程。
二、強化項目資金要素保障
(六)加強政府財力資金保障。統籌調度市、區兩級政府預算,保障政府投資項目建設資金。提前下達2022年市級建設財力、土地出讓金、公交專項扶持基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各項政府性專項資金投資計劃,其中市級建設財力1月底前下達2022年市級建設財力第一批次計劃,上半年提前下達全部在建項目市級建設財力投資計劃。
(七)加快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確保一季度完成財政部提前下達的2022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并按照進度及時撥付至項目單位;爭取上半年完成全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加強已發行項目監測調度,加快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進度。
(八)加大投資政策精準供給。切實加強政府投資牽引作用,積極吸引全社會投資。加快發揮“十四五”重點基礎設施市對區支持政策、新城土地出讓收入支持政策和上海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20條的政策成效,推動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和投融資政策體系、“十四五”保基本養老機構支持政策落地;出臺實施“十四五”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補貼政策、重點綠化項目建設支持政策、初期雨水調蓄工程建設支持政策。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的REITs試點工作。
(九)加強資源性要素指標統籌平衡。全力支持建設項目資源要素供給保障,加強市重大工程涉及土地、水面積、綠地、林地、工程渣土消納和征收安置房源等六項資源性要素指標統籌調配。通過提高項目前期工作深度、簡化手續、優化流程、限時辦理等方式,建立資源性指標統籌使用新機制。
三、激發社會投資動能
(十)全面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支持政策性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以及商業銀行建立規模1000億元以上的“新基建”優惠利率信貸專項,推進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貼息政策,并適度延長政策執行期限,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新基建”投入力度。加快在未來醫院、智能工廠、智能交通領域布局實施一批新型基礎設施重大示范項目,加緊研究布局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交互平臺。統籌用好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用能指標,加強綠色數據中心指標保障。
(十一)發展壯大新興產業能級。用好新時期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軟件產業支持政策,實施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相關信貸專項優惠政策。鼓勵市場化融資擔保機構為集成電路裝備材料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對符合條件的擔保費給予一定補貼。深入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落實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推動全市加氫站規劃建設,強化“終端帶動”,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發揮好技改專項資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撬動引導作用,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旅游高峰工程”,建設完善一批旅游度假區。落實國家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對于由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且在“十四五”投產達產的有關國家重大項目,爭取在能耗雙控考核中對相應項目能耗量實行減免,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耗消費總量控制。
(十二)加快推動能源安全低碳發展。以煤電等容量替代和“三改聯動”改造為重點,加快推動全市煤電轉型升級。以上海LNG站線擴建工程為重點,加快完善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同步建設一批天然氣調峰電源。以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為重點,加快提升城市能源安全韌性。出臺新一輪可再生能源、充換電設施扶持政策,推動杭州灣海域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開發,加快各行業領域“光伏+”綜合開發利用。制定出臺并推進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及配套政策措施,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綠色低碳新賽道。
(十三)強化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把好工業用地出讓關,完善產業用地標準。全面推進產業用地高質量利用,實施差異化的產業準入標準,鼓勵產業用地混合利用,統籌產業基地、產業社區綠化布局,進一步支持存量產業用地提容增效,優化存量工業用地轉型機制,優化產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績效監管。堅持“房住不炒”,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和舊區改造,籌措建設一批保障性租賃住房。圍繞重點產業區和軌道交通沿線增加保障性住房土地供應、優先供應,單列保障性租賃住房供地計劃。
四、打造城市發展新空間
(十四)全力推進浦東新區打造現代化建設引領區。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加快建設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加快集聚重點產業、推進重大項目,打造世界級創新產業集群。集中開工建設一批重大項目,持續推動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擴建三期建設,啟動建設浦東綜合交通樞紐。
(十五)高標準建設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用好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專項發展資金,加快打造國際數據港,布局一批核心載體和重點項目,加大新片區軌道交通、水務等重大項目推進力度,推進南匯支線(兩港市域鐵路)、臨港水廠原水管、泐馬河及出海閘新建工程,建設中芯國際臨港基地、中國商飛總裝基地、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滴水湖金融灣。
(十六)高水平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用好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財政專項資金,加大對示范區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建設市域鐵路示范區線、“水鄉客廳”、元蕩淀山湖岸線貫通工程,加快推進軌道交通17號線西延伸、2號線西延伸等項目建設,推進華為青浦研發基地等一批標志性產業項目建設。
(十七)高質量建設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聚焦大交通、大會展、大商務“三大功能”,推進落實政策、平臺、項目“三個一批”,細化制訂重大任務分工方案,建設高標準的國際化中央商務區,推進配套載體建設,加快構筑“一核兩帶”的發展格局。啟動建設西交通廣場平臺、申長路申昆路貫通工程、71路中運量延伸工程。
(十八)高起點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市級建設財力、市級土地出讓金收入加大支持力度,促進新城發展建設。加快推進新城骨干河道貫通、區屬外圍泵閘、污水污泥處理設施、新城綠環、大型公共綠地、三甲醫院、中運量交通、軌道交通和“一城一樞紐”等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產業項目落地實施。
(十九)打造“一江一河”世界級濱水空間。持續推進黃浦江、蘇州河濱水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優化濱江開發體制機制,加快虹口北外灘、浦東前灘等濱江區域開發,基本完成蘇州河中心城區沿線貫通開放。全力打造沿岸各具特質的公共活動新地標,支持推進外灘歷史風貌區城市更新和功能提升,積極完善黃浦江、蘇州河等文旅配套服務設施。
(二十)加快推進“南北轉型”發展。推動出臺南北地區(寶山、金山)轉型發展實施意見,制定實施相關行動方案。產業區塊實行混合用地、創新性產業用地等政策,推進工業、研發辦公、中試生產等功能混合。支持吳淞創新城、南大智慧城、濱海地區開發建設。支持金山區第二工業區深度調整,打造全市“二轉二”轉型升級示范園區。推動軌道交通18號線二期、吳淞江工程(上海段)、泰和污水廠擴建、張涇河南延伸整治工程等項目建設。
五、不斷優化投資環境
(二十一)深入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深入聽取企業意見,全面查找問題,建立工作臺賬,集中解決一批影響企業投資發展的瓶頸難題,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激發企業投資活力。
(二十二)著力打造優質市場環境。召開產業促進投資大會,瞄準“3+6”新型產業體系的行業標桿企業,重點引進規模大、能級高、投資強度大的重大產業項目,協調解決引進項目土地、能源、環境容量等保障要素和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問題,確保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早開工、早投產。
(二十三)優化外商投資服務。發揮市重大外資項目服務制度作用,完善重大外資項目信息服務系統,提高協同服務效率。通過遠程推介、集中簽約、總部頒證、一站式外商投資促進服務,吸引更多高質量外資項目落地。落實《上海市外商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所明確的大幅簡化核準材料、全面實施告知性備案、保障外商投資自主權、高效協同管理等舉措,為外商在滬開展項目投資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環境。
(二十四)持續提升投資建設便利度。依托“一網通辦”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功能,實行立項、用地、規劃、施工、竣工驗收等各審批階段“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一網通辦、限時完成、一次發證”。進一步擴大電子證照、電子簽章等應用范圍。推進社會投資項目“用地清單制”改革,土地出讓階段主動提供區域評估結果和普查情況,企業拿地后無需再提供清單內評估評審報告,加快項目開工建設。在臨港新片區深化試點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推行水電氣通信等市政接入工程涉及的行政審批在線并聯辦理,擴大施工圖免審范圍。深化推進“多測合一”,分階段整合規劃、土地、房產、交通、綠化、人防等測繪事項,優化聯合驗收實施方案。